這天,街上又來一個換餜子的,可能是個新手,買賣一多就有點顧頭不顧尾,有人拿著升子稱了麥子,也不回皮,直接算出應該兌換的斤兩就稱餜子。別人找了便宜也不言語,於是陸續有人端著升子來換餜子。

賣主看到買賣這麼多也就越發賣力。

玉虎回到家裡,拿了一個蒜臼,抓了兩把麥子也來佔便宜。賣主:“你就把麥子倒在秤盤裡吧。”

“倒在秤盤裡幹什麼?就這麼稱吧。”

對方稱了稱足有三斤,玉虎大方地說:“你不是二斤半換一斤嗎?我是個痛快人,剛才的麥子是三斤,你就給我一斤餜子吧,讓你沾半斤麥子的光。”

換餜子的恍然大悟:“我還沒回皮呢!光你那蒜臼有多重?”

“別人都沒有回皮,怎麼輪到我的頭上就要回皮?你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嗎?”

換餜子的隨手拿了幾根餜子遞給他道:“得了、得了,給你幾根餜子你快走吧,我也不要你的麥子了。”

“你這有一斤嗎?我的麥子可有三斤多哩,你就給我這麼一點餜子嗎?”

“你的麥子不過有一大把,照理說連兩根餜子也換不了,我給你幾根,已經是看你老大的面子了。”

“剛才你還稱了稱麥子還說是三斤開星,讓你給我一斤餜子就便宜透你了。”

“你要這麼說,稱餜子的時候也把蒜臼放上去,只給你一根餜子就有二斤七八兩,照此說來你還欠我好幾斤麥子哩。”

“胡說!有道是:會說的趕不上會聽的。你讓大夥評評理,你的一根餜子打算要我多少麥子?想訛人呀?今天不說出個子醜寅卯來,你就別走!”

換餜子的一看情況不好,隨即又給了玉虎幾根餜子,之後趕緊收拾收拾攤子,起身便走。

有人還在身後大喊:“換餜子的,你別走啊,我還打算再換幾斤哩。”

換餜子的只當是沒聽見,車子也不下,急匆匆地走了。

這人剛走一會兒又過來一個賣西瓜的。

玉虎上前問道:“這瓜怎麼賣?”

“三毛五一斤。”

“兩毛吧,兩毛錢我多要你幾個。”

“兩毛不行,你要有心要的話,就算兩毛五吧。”

“你還在乎幾分錢嗎?再便宜點。”

“已經夠便宜了,實在是不能再少了。”

“你的瓜熟不熟?”

“我種了一輩子的西瓜,瓜不熟這摘它們幹什麼?你就只管放心,哪個西瓜不熟還算我的。”

“你讓大夥先嚐一個吧。”

“這可不行,一個瓜好幾斤,都像你這樣,我這買賣還怎麼做?”

玉虎伸手從車上搬起一個大瓜道:“有什麼不行的,俗話說:先嚐後買知道好歹。幹買賣就得和氣一些嘛,總是小裡小氣的,別人省下買你的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