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一開始半點兒有價值的線索也沒有,只知道是一對三十多歲的夫妻把孩子抱走了,她就僅憑這一點兒,在村裡挨家挨戶不厭其煩地四處打聽,有一點兒蛛絲馬跡也不放過,一步步地往下追查。老太太根據別人提供的隻言片語一步步地找下去,找到最後才發現孩子不是自己家的。有些線索追著追著就斷了,但不管怎麼樣,老太太依然信心十足、不肯放棄。

老太太發動一切可以利用的關係,經過幾天不懈努力多方打聽,最終總算是皇天不負有心人。獲取了準確資訊,於是馬不停蹄一個人直接就追蹤到養父母家中,亮明身份索要孩子。養父母家事先得到訊息,遂將孩子藏到親友家中。養父母自認為沒有被對方抓到把柄,所以一開始死活不承認抱養過孩子。

老太太擺出一副長期作戰的姿態:“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我如果沒有得到準確訊息,我也不敢隨意地私入民宅自找麻煩。咱們明人不說暗話。既然我敢這麼明目張膽地直接找你要孩子,自然就有十拿九穩的把握。”

養母:“你在說什麼?我不懂。我家哪裡有什麼孩子?”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我怎麼不去別人家,單獨就來你家呢?鹽打哪兒哪兒鹹,醋打哪兒哪兒酸。如果不打聽清楚,你覺得誰會有閒工夫跑到你們家來開這種玩笑?”

養父母不甘心到嘴的肥肉再吐出來,於是極力否認這件事。

老太太最終攤牌:“好話該說的我都說了,咱們如果想和平解決,只要不太過分,怎麼賠償你們都行。好說好講不行的話,你們劃出個道兒來,老婆子我接著就是。要打就打,要談就談。老太太吃核桃———說咋就咋(砸)!反正我這麼大歲數了,哪一天死了哪一天算,你們也可以去告我。說一千道一萬,孫女我是要定了。”

養母回擊道:“我看你是老太太吃柿子——專門撿著軟的捏!看著我們家沒人,覺得我們好欺負是不是?”

好麼,兩個老太太今天這是跟核桃、柿子幹上了。

吳老太理直氣壯:“我這人向來是軟的不欺,硬的不怕,沒理的事情我是不會做的,如果你非要說我打算領回自己的孫女是欺負人的話,那我今天還就非得欺負你一次了!”

養父為了緩和一下緊張的氣氛,於是在旁插話:“老太太,你也別說吃核桃了,她也別說吃柿子,咱們先把這些山貨放到一邊,您先喝一口水行嗎?”

吳老太婉拒道:“你的好意我心領了,不過現在我只想一心找到自己的孫女,看不見孫女縱使瓊漿玉液也難以下嚥,只要能把孫女找回來,便是那刀山火海我也要闖一闖!”

養父母鄰家本舍都過來打圓場,當然都是站在養父母的角度。老太太不管眾人怎麼說,我就認準要孫女了,說別的都是白搭。

雙方一直僵持到吃過晚飯,仍然沒有達成和解。有人勸吳老太先回去,等候訊息。吳老太不達目的誓不罷休。養父母擔心孩子在別人家受了委屈,畢竟因為是臨時躲避,所以就沒拿太多的東西,功夫一大,孩子餓了肯定會哭鬧,他們眼看著這件事隱瞞不住,只得承認。但兩人一直強調他們領養這個孩子也是跟吳家的人商量好的,並且還給孩子買了很多玩具以及衣服等等。

吳老太真誠地向對方道歉:“這件事確實是我們的家人做的不對,都怪我家兒子跟他老爸暗中勾結,瞞著我私相授受。但凡我事前得到一點風聲,事情也絕不會落到這個樣子。在這裡我事先代表我的家人向你們表示誠摯的歉意,由此給你們帶來的損失,我也願意進行合理的補償,只求你們能把孫女還給我。”

這才不得已而為之。沒想到這麼幾天了老太太還能找過來,所謂解鈴還須繫鈴人,養父母擺不平此事,萬般無奈只好求她前去解圍。中間人別無良策,只得硬著頭皮去見吳老太太。

中間人見到老太太開口笑道:“老嫂子,吃飯了沒有啊?”

老太太不等她說完就打斷道:“我不是你嫂子,如果你把我當嫂子,還能辦出這種斷子絕孫的缺德事?”

中間人尷尬地一笑:“我這麼做也正是為了讓你家有個孫子啊。再說當時可都是你們家兒子哭著、跪著求我幫忙的,我一不圖財,二不圖物,完全是為了減輕你們家的負擔。”

“讓我們家有孫子就一定要把孫女送人嗎?”

“這不是計劃生育搞得緊嗎?你家女孩子又多,送給別人一個還可以接著再生。”

“俺家女孩子多少是俺家的事,他們不想養活,我自己一個人來養!”

養父母跟孩子在一起相處了幾天,漸漸地有了感情,看到孩子這麼可愛,竟是說什麼也不想放手,於是提出可以加倍送給她們一些東西,以求老太太放棄孩子的撫養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