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虎多動症的毛病十分頑固,為此父母家人天天說教,只是玉虎從未放在心上,左耳進右耳出一陣風似的輕輕吹過,根本不起半點效用。趙母整天為了他都要說破嘴了,這小子依然是惡習不改我行我素。說他的時候,這小子口上答應的好好的,滿口應承一定會改正,你怎麼說他就怎麼應,可剛一轉身,立刻把父母的教誨拋之腦後,該咋樣還是咋樣,日常行為沒有一點兒收斂。

他的習慣性動作就是無敵鴛鴦腿,時時刻刻拿來踢打一下,就連走路都不安分,習慣用右腳踢來踢去,看到路邊的小樹啊,磚頭啦什麼的,總喜歡上去來它一腳。因此,右腳上的鞋子常常是傷痕累累、體無完膚。而與此相對的,左腳上的鞋子卻是完好無損,老媽為此可沒少罵他,但是不論怎麼罵,也沒有多大的作用,這不,玉虎的一雙鞋子才穿了半個月的樣子,右腳的鞋子破的就快要掛不住腳了,無奈之下只好向家人求助。

趙母看到玉虎的鞋子忍不住又是一番責罵:“你是豬腦子呀?說你多少次了,讓你穿鞋節省著點兒你就是不聽,都像你這樣,光給你買鞋也買不起。”

“沒辦法啦,我也不想穿這麼費的,可是這鞋子也太不禁穿了,這能怪我嗎?”

趙母反問:“那你左腳上的鞋子怎麼還是好好的呢?同樣的一對鞋,差距怎麼就那麼大呢?”

“那誰知道?我還納悶兒呢,一個廠子生產的鞋,為什麼就有這麼大的區別?”

“行了,你就別跟我瞎扯淡了,你自己有什麼毛病你心裡還不清楚嗎?整天就跟臥不住的兔子似的,難說有一會兒安生,走個路都踢踢打打的,鞋子能不費嗎?”

“你也別埋怨我了,像我這樣的年紀,誰家的孩子還不是這樣?那個小孩子不是蹦蹦跳跳的?”

“別人家的孩子也沒有像你這麼穿鞋的,人家最起碼不會一隻鞋好好的,另一隻都爛得不成樣子了。你說你這樣,這雙鞋子是留還是不留?不留吧,把左腳上的鞋子一塊扔了也挺可惜,不扔吧,你這右腳上的鞋子實在是破爛的不像話……。”

“你的意思是我左腳上的鞋子穿的太省了唄。”

趙母氣的上去照他頭上打了一巴掌:“我嫌你穿的省?那你咋不把右腳上的鞋子也一塊兒省一省?”

玉虎用手揉揉腦袋:“我真不想穿這麼費的,可是鞋子破不破,我也實在是沒有辦法呀,我感覺自己已經夠小心了,鞋子偏偏不給我爭氣,我也是無力迴天呀。”

“要說你小子也是個死雞頭,幹嘛要盡著一隻鞋踢打?你就不能換換腳,兩隻腳輪替著來嗎?每雙鞋都是右腳壞了,光剩下一隻左腳的有什麼用?左腳的鞋子再好,右腳的鞋子不能穿了還不是等於個零?再多的鞋子不能成雙成對也是白搭,我在買鞋的時候有意地選擇同樣顏色,同樣型號的鞋子。為的就是怕你兩隻鞋子穿的好壞不同步,到時候也好互相搭配著拼湊一下,誰知你竟然每對鞋都是穿壞了右腳,只剩下左腳上的鞋子還怎麼搭配?”

“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所謂:習慣成自然。無意之中,不知不覺就會重蹈覆轍,順著原來的習慣去做,不是我不想改,而是我積習日久身不由己啊。”

“如果你真的打算去改,我就不信你會改不了。”

“咱倆也不用抬槓,假如你在五句話之內做到不罵我,我就可以保證改掉自己的壞習慣,否則的話,你自己都改不了你的習慣,又怎麼能強求別人一定可以改正呢?這種事情都是說別人容易,真到了自己頭上,照樣會暈菜。不信咱們就賭上一把試試?”

“我才不信,淨他孃的胡咧咧,只要我願意,就沒有做不到的事。”

“你瞧瞧,你瞧瞧,說話之間這就來了,我不是說了嗎?我說您不出五句話準會罵我,結果怎麼樣?話音未落,言猶在耳,第一句您就罵上了,這還能說是我胡咧咧嗎?”

趙母一不小心就被兒子拿到把柄,但她信心十足,不甘心還沒出戰就棄械投降,趕緊宣告道:“一開始我還沒有準備,剛才這句不算,咱們準備好了接著再來。”

玉虎故意惹母親生氣,不是有那麼一句話嘛,叫做:衝動是魔鬼。一個人在冷靜的狀態下,會比較理智,理智的人就不容易犯錯誤。而一旦發怒則會失去控制,尤其是更容易去犯習慣性的錯誤。這小子摸準了老媽的脾氣,稍微的拿話一刺激,老媽就失去了理智,一著急自然而然又要罵他,而這也正是玉虎所要追求的效應。為什麼不算?你這麼大的人了,還跟我這麼個小孩子耍賴,你丟不丟人啊?

趙母:“你小子搞突襲,我還沒說開始,你小子就已經計時了,這個不能算。”

“算不算你也是個輸,由於慣性的作用,我敢保證同樣的錯誤,你會在不知不覺中重蹈覆轍,再次犯錯,現在準備好了嗎?”

“準備好了,這次如果我再輸了,可以對你網開一面、不再追究,但是倘若是你輸了,我就要好好跟你算算賬了,你說你這麼多隻鞋子,全都是右腳的鞋子不能穿了,剩下的鞋子也毫無用處,這又不是機器零件,想讓你配搭著湊成一對兒都湊不成,你說父母心裡能不上火嗎?家裡大人掙個錢不容易,一滴汗水只怕都換不來一分錢,你就不能少讓我們操點心,節省著點嗎?不要整天像個跳馬猴子似的沒有片刻消停。鞋子穿壞了不還得花錢買呀?”

玉虎拍著胸脯大言不慚道:“就為這點小事兒啊?那你就把這件事情交給我吧,我保證把這件事辦的漂漂亮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