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結束。

劇情逐漸進入兩人的旅途冒險,沒有驚險刺激的戰鬥場面,也沒有勾心鬥角的爾虞我詐。

一個單眼看不見,逐漸失去人類感情的少年,帶著一名不會說話的少女,在各個村莊,城鎮,顛沛流離。

沒錢的時候,兩人相擁睡在馬廄,靠著給街邊的商鋪打工,賺取前往下一個城鎮的路費。

這趟旅途的終點究竟在哪,他們也不知道。

悠閒,溫柔,充斥著淡淡的哀愁,卻又會被日常裡那些漫不經心的小插曲,引出笑聲。

平靜如水的文字,光是閱讀著,便能不可思議的平復內心的煩躁,細細品味他們的故事。

這個故事的結局,在序章時便說明了。

女主角會在三年後死去。

至於是以什麼樣的形式,什麼樣的緣由,作者並未加以說明。

直到看完第一卷的最後一頁,男女主角依然在旅途上,他學會了駕駛馬車,她則坐在他身邊,為他戴上用路邊花枝編織的花環。

馬不停蹄,掀起塵土,日月交替。

他們能夠在一起的日子,又少了一天。

……

好像什麼都看了,又好像什麼都沒看。

總之,一碗涼茶,意猶未盡。

夏木裕太長長地嘆了口氣,抬頭看向一旁的時鐘,已經是半夜十二點半。

他又特地看了一眼投稿人的郵箱,以及除了正篇之外的內容。

陌生的郵箱地址,標題之外只有“你好請多指教”,連一個多餘的字都沒有。

按照夏木裕太的經驗,每次收到來自新人的這類投稿,都會在正篇之外加一大堆設定解析之類的東西,但是這部小說卻什麼都沒有。

在這個時下逐漸被轉生異世界題材所侵佔的市場,能夠看到此等品質的作品,實屬難得。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樣的題材,從一開始便決定了上限。

或許會有少部分讀者,喜歡閱讀這種溫馨如流水的故事。

但大部分的讀者,更希望看到舒暢爽快的故事,比起一碗平淡的涼茶,他們追求的是能夠給味蕾帶來刺激的可樂,啤酒。

作家想寫什麼就寫什麼的時代早已過去,市場需要什麼,作家才能寫什麼。

作家是人,需要吃飯,需要餬口。

因此在夏木裕太看來,這部小說寫得不差,但並不是大部分讀者想看的東西。

那些曾經以溫情慢熱作為主打的名作,若是放到如今的市場上,接受考驗,是否能夠活下來,還是一個未知數。

被卡車撞死,遇見女神,成為勇者,差不多的流程,只要配上好看的插畫,那麼它就是這個時代的“名作”。

你說名作是誰封的?

當然是福澤諭吉。

至於少部分讀者的需求……

誰會去管少數人的想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