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了買地蓋房之後,怎麼蓋,請誰蓋的問題隨之而來。

牛嬸子讓秀晴去跟里正商談買地的事,蓋房的問題交給她辦。

兩人分頭行事,秀晴去了里正家,牛嬸子回了莊子。

雙河村北溪到林子之間的十來畝地本就是荒著沒人耕的地。里正見秀晴想買個一兩畝用來蓋房子,便問她附近的地要不要,可以賤價賣給她。

那塊地北靠山林面朝溪水,是個緩坡。形狀如羊角瓜一般兩頭尖尖中間胖圓。

若能一齊買下,倒也省事不少,秀晴問那塊地的價錢。

“那塊地算起來一共有十二畝左右,你要買花的就二十兩銀子罷。”

里正的話還算公道,這地方雖偏僻,但是外頭一畝薄田也要四五兩銀子呢。

秀晴定下心,便與里正商議把地買了下來。

立契畫押一干手續,按下不提。

那頭牛嬸子也回去尋了相熟的匠人,說好了第二天下午領人去雙河村先看看,然後再議需要什麼材料,多少人,多長功夫等等。

“她要買地蓋房子?”

袁甫抬起頭看著曹林,神色驚詫。

“是。牛嬸子今天已經陪她回了雙河村。具體進展怎麼樣,要明天才能知道。”

“嗯,有訊息隨時報與我。”

曹林得令退下,“開了鋪子不夠還要當地主婆嗎?”袁甫笑道。

第二天秀晴又和牛嬸子一起去了雙河村,和請來的匠人一起沿著林子邊緣和溪水河岸走了一圈。

因蓋的屋子不大,事情並不複雜。重要的是那圈牆既要防山獸,又要防人盜。倒比蓋屋子更費料了。

幾人商議好料錢,工錢還有工期,秀晴給了定銀並把後頭監工的事託付給了牛嬸子,算是了結一樁大事。

到了四月頭,牛嬸子告訴秀晴村裡的作坊蓋好了。

秀晴回到村子,見原來老宅子的位置,外頭已經起了一圈高約一丈的白牆,牆沿上搭著灰色的陶瓦,遠遠看去還以為是哪個富戶的家宅。

院子裡頭兩間簇新的磚瓦房,旁邊是自己原來的老屋,匠人們重新搭了苫子,又修好了門窗上了新漆,看著也十分乾淨整潔。

住了許多年的老宅大變樣,秀晴內心諸多感慨,多的還是欣喜和滿意。

將餘下的銀錢結了,和牛嬸子商議起種地事宜來。

秀晴負責將辣椒種子送來雙河村,牛嬸子則去和她家的佃戶商談種地事宜。

待到辣椒種子送來新蓋的作坊時,牛嬸子也帶來了一家人。

秦娘子將近三十歲,以後就幫著秀晴做辣椒。

秦三郎是個精瘦的漢子,聽說手上有點功夫,看家護院不成問題。

還帶來個十歲上下的小子。

一家人齊齊整整。

秀晴瞧著一家人都來了,心裡放下心。原本怕人家嫌她這裡偏僻回家不便,這倒好,直接在作坊裡安家了。

牛嬸子悄悄對秀晴說,“這秦三郎和他娘子最是忠厚老實的,莊子裡口舌是非多,他倆佔不到什麼便宜,到你這反而能過得舒舒服服。”

秀晴還怕委屈了對方,對來人道,“秦家大哥和秦家大嫂以後只管在這住下,有什麼事便去麵館尋我或者牛嬸子都是一樣的。這裡屋子剛蓋不久,有什麼需要的不便的與我們說就行。”

秦娘子靦腆的說道,“不麻煩東家,我們來時東西都帶了。倒是東家有事只管吩咐就成。”

兩相交談下來,越發對對方人品感到親近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