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秀晴便領著張節去了學館,見過先生,交了束脩,便算是入了學。秀晴細細囑咐了一番,看著張節在學堂裡認真地聽先生講課,便放下心離去。

回到家便開始盤算起開面攤的事。

因為是要賣麵條,秀晴打算開的是早點攤子。一來早上集市人多,二來早上人們一般都要做活,吃一碗麵條便能有一把子力氣。晚上的夜市就暫且不去做了,那時辰多半是吃過飯的出來閒逛,零嘴什麼的倒還好,麵條怕是不太好賣。

賣些什麼面,也得琢磨琢磨。秀晴手裡的銀子交了房租和束脩剩下的不多,所以一開始賣不了成本太高的東西,只能尋便宜的食材做些實惠的。

秀晴拿定主意,便挽著菜籃子出了門。到了集市正是早上各家都出來買菜的時候,各處都響起一片吆喝聲詢價聲,秀晴一邊逛著一邊路過幾個攤子,買了些青菜、香菇、鮮筍,又買了只老母雞和些許調料。最後去了肉鋪,買了幾根豬骨頭便回了家。

回來先把老母雞收拾一番,將雞骨架和雞肉分離開來。雞骨架和豬骨頭清洗乾淨,放在冷水裡泡著,待到血水都散出來,便撈起放在一邊。生起火,重新換了冷水加蔥薑黃酒把骨頭焯過一遍,撇乾淨浮沫,才算是把骨頭處理好。

廚房裡有現成的大肚瓦罐,翻出來裡外刷洗乾淨,移到爐子上。把處理過的雞骨架和豬骨頭都放進去,大火煮沸,待水開了便將爐口掩了小火慢慢煨起來。看好了骨頭湯的火候,秀晴便丟開手,轉而處理起其他的食材來。

青菜便是要吃個新鮮,下面時燙一燙就好,只需吃之前清洗一遍就行。可手邊的這些山貨卻需要處理一番才能吃出鮮味來。

秀晴取出案板擱在院子裡,將香菇、鮮筍依次洗乾淨剁成碎丁,又將雞肉切成雞茸狀。

灶上燒火,鍋熱放油,將香菇、鮮筍和雞茸一起炒熟,再加上水和少許醬油燉煮了一會,等到雞肉和菇筍的香味越來越濃,便加入了鹽、糖、胡椒調味,最後勾上一道薄芡。這三鮮的臊子便算是做好了。

將廚房、院子收拾乾淨,餘下的便是高湯的火候,還需得幾個時辰骨頭才能熬透。院子裡已滿是臊子和高湯的香氣,秀晴泡了杯熱茶,端在手中坐在院子裡慢慢啜飲著,靜靜地等待著時間的淬鍊。

一壺茶將將喝完,秀晴正要去添些熱水,門口響起了一陣“篤篤”的敲門聲。

“大妹子在家嗎?我是隔壁的張大娘。”

秀晴記起搬家時見過的婦人,忙去開了門。

“昨日見你搬來,便想和你打個招呼,卻不是時候,現下可是都安置好了?”大娘十分熱絡,一見秀晴便問道。

“大娘進來坐下說話吧,我剛巧泡了茶。”秀晴見婦人熱忱心中也生了幾分暖意,便邀了進門慢慢說話。

“那倒趕巧了。”大娘說著進了院門,尋了個矮凳坐下。四下打量了一番“大妹子可真勤快啊,這處院子之前那是亂得沒法住,現在看著舒心多了。”

秀晴添了熱水又取了個乾淨杯子,倒了茶遞給大娘,自己坐下道“多費些力氣罷了。既是要住下,自然要住得舒服一些。”

張大娘接過熱茶,吹了吹“大妹子貴姓?上回見得匆忙,都沒來得及問上一句。”

“小女姓張,大娘喚我一聲秀晴就行。我家小子名喚張節。”

“姓張?真是太巧了,我們家也姓張啊。妹子,上次見你時就看你家孤兒寡母的,以後若有事只管到隔壁知會一聲。”張大娘見是同姓的小娘子,心裡更多幾分親近之心。

秀晴孤身在外,能多得幾分鄰里照應,心裡也十分高興。“張家姐姐有心照拂,秀晴先謝過了。”

“哎,別說這種見外話。我家男人在木行裡做活,手藝還過得去,家中只一獨女,叫大妞。憨得很,整日裡和她爹鬥嘴,日子久了,你可別見笑。”雖是這麼說,張大娘提起家裡人卻是一臉溫厚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