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蒞臨聖地,教宗試探(第1/3頁)
章節報錯
又過了三個月,阿波尼亞一行人才終於慢慢悠悠地走到了戒律教廷的總部,聖格繆斯。
當世的戒律教教宗,貧者七世,親自領著眾信徒們出城,徒步走到兩公里外,主動相迎、參拜阿波尼亞,若不是教宗的年齡太大了,身體撐不住,估計還能走得更遠。
“貧者”這個名字是他在65歲那年,被選為教宗後自己改的,“貧者”向人們表明了,他當政以後,想要去實行的主要決策、措施等大體方向,也就是想要改善貧窮者們的生活、或減少貧窮者數量之類的舉措,七世的前面自然也有六位名為“貧者”的教宗。
這算是戒律教廷的一種規定、戒律、習俗吧,每一位被選為新教宗的人,都會改成與之類似的名字,拋棄他們以前使用的名字,以此時刻在心中提醒、告誡、約束著自己。
戒律教宗的名字大多都是:慈愛、公正、光明、榮譽、牧人、貧者……之類的,後面再加上幾世幾世。
教宗這個詞的本意為“爸爸”、“父親”,沒有“皇帝”之意,戒律教宗的完整頭銜為:“聖格繆斯主教、戒律之代表、阿波尼亞僕人之僕人、最高祭祀、聖格繆斯城大主教及總主教……”,由於太長,所以連戒律教廷都很少使用這個完整的頭銜。
貧者七世當然聽說了阿波尼亞降臨人間後的種種事蹟,也看了信徒們傳回來的“真理”、知識與相關的新教規、新教條、新教義……透過這些東西,他對於阿波尼亞的身份還是蠻相信的,覺得這位阿波尼亞大概是真的。
新的教規、教義雖然還沒有實行,但是也早已引起了人們廣泛且熱烈的探討,貧者七世細細品讀與深刻思考後,覺得那些出自“阿波尼亞”口中的“真理”應該沒有什麼問題,都挺好的,有些知識更是令他豁然開朗、茅塞頓開,偶爾會興奮的睡不著覺,像是一個得到了新玩具的小孩子一樣。
所以當他得知了阿波尼亞今日就能蒞臨聖格繆斯後,心中是相當激動、欣喜的。
當然,他認為高興得還有點早,總得親自去看看、參拜後才能確定阿波尼亞身份的真偽性,才能考慮是否要執行新的教規、教義。
一大早,教宗就特意從自己那並不“富裕”的衣櫃中,挑選了一套相當華美的紅色服飾,這也是他每逢參加重大場合時,經常穿的一套衣服。
貧者七世的身材較為瘦弱,看上去有點弱不經風,頭髮早已脫落,頭頂光溜溜的,鬍子也變為了花白,一副慈祥和藹的面孔,像是一位普通的、已退了休的貴族老爺爺。
而他的為人也的確慈祥、和藹,愛民如子,是為數不多把奴隸當成人去看待的人,他甚至都提出過廢除聖格繆斯城內的奴隸與貴族制度,但是由於種種困難、及各種各樣的原因,該提議到現在還沒有實行。
即使是他,都很難在一個城內推行這種舉措,哪怕這個城很特殊。
如果貧者七世教宗的本質不是一個好人,不是一個問心無愧的人,那麼他大概都不敢來見能洞悉人們心靈的阿波尼亞了。
可以說,幾乎每一位戒律教派的教宗,都是一個好人。
當然,萬事皆有例外,所以是“幾乎”。
戒律教派的主教可能是壞蛋,大主教可能是壞蛋,連樞機主教都有可能是壞蛋,但教宗一般不是。
樞機或紅衣主教們的各自勢力遍佈世界各地,權力都極大,且信奉的戒律教派的派別也各不相同,之間互相為敵或互相為友,也可以理解為,他們就是一個個另一種意義上的“國王”、“大公”。
而能被眾多的樞機主教們,共同推選為戒律教宗的人,不僅要有極強的領導能力,人生的履歷也必須無可挑剔,讓人找不到一絲汙點,而後者比前者還要更為重要。
樞機主教們的內在可以是壞人,但教宗必須是好人,是人類的榜樣,是人性道德的標杆。
因為壞人們行事不擇手段,好人們更善良、更仁慈、更講道理……
假如戒律教宗是一名不擇手段的人,估計誰都睡不安穩。
如果沒有這樣的好人,那麼就一直選下去,直到樞機主教們發現了一個好人、一位“聖者”為止。
貧者七世就是經過了二十多輪選拔,經歷了重重的考核與調查,當人們終於確認了這名主教真的是一位品格高尚、神聖的人時,才當上的教宗。
戒律教宗的權力不大,實際的管轄權只有聖地,聖格繆斯領地內的一切。
可教宗的權力也很大,因為他在名義上,是阿波尼亞的僕人的僕人,是這個世界當之無愧的“第一人”,除了亞蘭斯十九世大帝以外,任何人都比他“低一級”,見到他都得行禮、給他一個面子。
也正因為如此,亞蘭斯帝國與聖格繆斯之間的實際關係不是很好,只是表面上過得去而已。
歷史上,甚至流傳著,慈愛一世教宗看一個小國的國王不順眼,說那名國王的品行惡劣,不配當國王,以至國王被民眾們推下王位的事蹟。
當然,這只是傳說,真實性有待考證,但也可以藉此看出,戒律教宗在人們心中的地位很高,哪怕他沒有插手別國政務的權力,也能憑藉著一句話影響到該國的種種。
此時節的聖格繆斯已然下雪,寒風呼嘯,萬物蕭條,然而,戒律信徒們的熱情卻絲毫不減。
從兩公里外,到聖格繆斯城的城門口,全都站滿了一層層的信徒。
聖格繆斯都沒有這麼多的人口數量,大多都是聽聞了訊息,從外地趕來的。
風雪中,貧者七世戴著紅色的棉帽、圍巾,披著紅色的棉襖,站在“隊伍”的最前端,眺望著遠方,等待著阿波尼亞一行人的親臨。
他的精神狀態看上去不是很好,或許是因為走了太遠的路,累了,或許是因為最近要處理的事情太多,休息的時間太少,壓力大、睡眠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