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戰士之間是不一樣的。

比如說凱文這類比較早期的融合戰士,他不像華那般,是透過注射超變因子覺醒的。

他是直接融和的崩壞獸基因,經受了難以言喻的痛苦後,才得到了崩壞獸的力量。

櫻和梧桐也屬於比較早期的融合戰士,他們成為融合戰士後,與之前相比,會有較為明顯的副作用與特徵。

比方說凱文零下30°C的體溫,櫻多長了一對長耳朵,梧桐的毛色和瞳色……

與他們相比,華的副作用與特徵就很不明顯了。

而且,由於融合的崩壞獸基因不一樣,也會為融合戰士之間帶來很大的差別。

凱文和蘇分別融合的是帝王級的崩壞獸基因:帕凡提、摩瑜利。

[摩瑜利]是前文明紀元,識之律者的伴生崩壞獸,所以蘇成為了精神感知型的融合戰士。

梅比烏斯融合的是審判級崩壞獸[舍沙]的基因。

而愛莉希雅融合的則是末法級崩壞獸[大自在天]的基因。

華比較特殊,她融合的雖然只是帝王級崩壞獸[迦樓羅]的基因,但那隻崩壞獸非常特別,它有無限成長的可能性。

這也導致了華的上限非常高。

奇美拉計劃雖說是泛用型計劃,理論上所有的融合戰士都有接受該計劃的改造、融合多種崩壞獸基因的可能性。

但那只是理論上,凱文和梧桐適合參加奇美拉計劃,不代表了其他人也適合參與這個計劃。

而且,即便是凱文和梧桐也不是瞎融合的,他們對每隻崩壞獸的挑選都很謹慎。

如果亂融合了崩壞獸的基因,先不說會給身體造成不必要的負擔,兩隻崩壞獸的屬性不合也會很麻煩,身體極容易由此導致崩潰。

所以,想要融合的話,兩隻崩壞獸最好是“近親”,“本源”相同就更好了。

最不濟,也得是其中的一隻崩壞獸基因可以包容或吞噬另一隻崩壞獸基因。

這也導致了,很多融合戰士即便是想參加奇美拉計劃,也沒有適合他們的崩壞獸。

因此,大多數的融合戰士,融合的都是單隻崩壞獸的基因。

櫻由於她最初融合的那隻崩壞獸較特別,導致了她那獨特的戰鬥風格已經定型了,她真的沒必要為了增加那點身體強度,而改變戰鬥風格。

前文明她沒參加奇美拉計劃,也證明了,她本就不適合那個計劃。

而且,如果發生了意外,就不是提升身體素質了,而是給身體帶來了不必要的負擔,造成削弱,甚至會由此死亡。

這也是之前,櫻為什麼會阻攔丈夫融合蚩尤基因的原因,她真的怕發生意外。

雖然天庭所開展的“奇美拉計劃”與前文明時期相比,有較為明顯的改動,甚至目的都不同,但大體思路是一樣的。

櫻也知道自己不適合參與這個計劃,可梧桐又說她目前無法成為律者,於是她急了。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說!在下要怎樣做才能變強?!”

梧桐不慌不忙地為自己倒了一杯熱水,從容不迫道:“我沒說成為律者不行,我只是說,現在的你,無法成為律者,你可以再等一千多年,等人類文明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