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了...過去的事情,就不要再提了...”

王啟明喟然長嘆,看著白靈抱著孩子柔弱的身子,皺起了眉頭說道:“你...沒有再往前走一步嗎?”

“牛強是涼州城裡的惡霸,我又是帶著孩子的拖油瓶,誰會收留我啊!”

白靈嘆道:“其實,你和小喬好了之後,我就已經心如死灰,再沒有任何念頭了...

我現在,就想把這孩子撫養長大,教他好好做人,不要像他爹那樣為非作歹,也不要像他媽那樣...有眼無珠!”

說著,白靈的眼淚,又撲簌簌地落下,滴在了懷裡孩子嬌嫩的臉上。

“好吧,那我收這孩子當乾兒子吧!”

王啟明看著牛強的兒子嘆道:“以後你們母子有任何難處,就來找我!”

(全文完)

後記:

本文限於篇幅要求,只能寫二十萬字,劇情略顯簡單。

不過,人物塑造,力求性格鮮明。

本文寫的是青春熱血,勵志奮鬥,行俠仗義,扶危濟困,以及對人生意義的一點點思考。

“共同富裕”雖然是最近提出來的,其實卻由來已久。

早在改革開放初期,就提出“先讓一部分人富起來,然後帶動其他人,共同富裕。”

在我看來,共同富裕其實也是一種俠義精神。

“俠”的象形字,看起來就像是大“人”在保護小“人”。

而共同富裕,也是能力大的人,幫助能力小的人。

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事了拂衣,深藏功名,不過是狹義的俠義精神,其實不足為奇。

改變別人的思想,幫助他們過上富裕的好日子,激勵他們振作起來做有意義的事情,這才是難能可貴的。

所以,金庸先生說,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本書的結尾是悲劇,甚至有些虐心,有些讀者可能會很不喜歡。

尤其白靈這個人物,我自己也很不喜歡她。

不過,小說裡的一個角色一旦活起來,他的命運,已經不是作者可以決定的,而是他的人設和性格所決定的。

或許,這才是真實的世界。

畢竟,人是個複雜的感情動物,不能用非黑即白來評判。

故事裡的人,都是有原型的,而主角的原型,就是我自己。

我的確是涼州汽配廠的下崗工人,也的確因為窮困潦倒,在工地上拉過沙子石頭...

這本書,也算是紀念我曾經奮力奔跑過的青春歲月。

一個好的故事,總是讓你笑過後流淚。

如果在哭過後還能激勵你前行,那就算得上是了不起了。

寫作,說穿了其實就是一個生命激勵另一個生命而已...

當然,我的文字還太過淺薄,可能沒有這樣的水平。

但是,只要能觸動讀者心裡一些柔軟的東西,我已經很滿足了。

最後,感謝17K,感謝總編三生,感謝所有關注本文的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