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尹道人,就是這一類前輩。

但是這種觀念,在現實中沒什麼市場。首先佩籙修行的人,飛昇仙界的大有人在,而且修行的速度也要快過修仙道的人很多。反倒是修仙道的,能開府的都少,飛昇仙界的,還沒聽說過。

鹿小妍的解釋,好像有那麼點意思,但蕭然總覺得哪裡不太對,又說不出。

九城山下有個九城村,不過到底是村因山得名還是山因村得名,就沒個準確說法了。

村邊有個九城湖,是由原來的一個大水泡子經築堤蓄水建成的人工湖,面積二百公頃大小,是濱州縣唯一一塊山水共秀,人景皆美的寶地。

多年以前,有一些出馬仙師在九城山上的密林裡舉行了一次小規模聚會,並組建了“九城會道”,這件事在濱州地界上只有少數出馬仙師知道,聚過會後就銷聲匿跡了幾年,本以為這事到此就結束了。

沒想到沒過幾年,有投資商突然找到了縣招商局,決定拿出大筆投資,興建“薩滿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基地”的旅遊專案,並且選址就定在九城。

專案推進特別快,從投資商主動上門到剷車開進工地,一個月都沒到,整個專案全部建完也僅用了不到一年。

不但興建了博物館、大祭祀臺、撮羅子(一種錐形賬篷,是獵戶原住民的傳統住所)群風情旅館、以及豎立託羅杆等各種圖騰器物,還請來了常駐的專業表演團隊,為前來的旅客展示春秋祭祀與日常槍卜、骨卜等各種薩滿文化。

並且還在相鄰各市縣包括省臺,大力度投入廣告宣傳。讓這個旅遊專案一開園就變得異常火爆,連帶火了許多原始獵民們很多粗製美食。

以專業的眼光看,九城無論在歷史還是現實中,其薩滿文化都沒有什麼代表性,甚至弱得很,根本無法承載這個專案。可是不得不說有錢能使鬼推磨,在資本的重金砸入下,生生把這個專案給做火了。

當然,這些都不是蕭然感興趣的。

蕭然感興趣的,是該專案還在山上“九城會道”首次聚會的密林處,蓋了一座佔地三畝餘的廟,金字大匾“九城會道”堂而皇之的掛起,並悄眯眯地申請下來所有宗教傳道場所的資質。四屆“九城會道”的薩滿仙師會,就在這裡舉行。

不過這裡並不完全對外開放,大門時鎖時開,鎖與開的時間亂而無章,而且就算開了門,進去時也有可能會被攔下,理由多是“施主今日與此地無緣,請留步。”之類。

硬闖是不行的,不但會被警察領走,據說回去還會因衝撞神靈而害病!

這是不是很有意思?蕭然很喜歡。

現在,他就爬在廟外一棵大樹上向廟裡使勁張望——沒辦法,今天他與此地無緣,被留步了。

廟的佔地呈長方形,東西略長南北略短,雖然也是建了圍牆與外界隔開,但這就是它和佛家寺廟唯一的共同點了。

其餘的佈局,完全與傳統佛家寺廟大相徑庭。

首先,廟門是向西開的。進門一直走到底,是一坐神堂,看不到裡面有什麼。

其次,沒有內外影壁,不分進深,進門與神堂之間,就是一個大廣場,廣場正中起一個約三四十厘米高的大理石平臺,平臺中間南北向豎著一高兩低三個約四米長左右的杆子,杆頭上端裝有鳥獸雕像。

平臺周圍擺放有花草,四周都有臺階下到地面。

在平臺與牆之間,除了東邊,以松樹幹新建了一圈十六個撮羅子,每個直徑四、五米之間,外面覆以褐色的覆蓋物,樹幹頂端還留有蔥綠的枝葉。

所有撮羅子一律都是向東開門,第一座背後都靠有一棵小紅松樹。

看這院內的整體氛圍,是馬上就要開門納客的氣象。

東面貼牆起的是門房間,正有一女兩男在那裡說話,其餘什麼人影都不見,看來今天全濱州都和這裡沒緣。

不過除了這些,蕭然把他的陰陽眼都快瞪裂了,也沒看出個子午卯酉來,不禁後悔昨天晚上沒過來。這種地方,只有晚上神神怪怪的事才會多起來。

但是蕭然等不到今天晚上了,再多呆一天,蕭然都得餓死。

溜下樹,拐上正道正要往山下走,突然看見了一幕,讓他樂得簡直合不攏嘴。

剛才聊天的兩男夾著那個女的也拐了出來,推搡著在他前面往山下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