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心悅一笑:“那民女就直說了。朝臣不想打仗,是害怕陛下窮兵黷武,弄的民怨沸騰,致使國家根基受損。但是賑災不一樣,做好了就是他們的政績,將來史書的記載多是褒揚之詞,江南受災,災民多達三五百萬,需要糧食不下三百萬石。陛下若說讓他們拿糧賑災,他們還會反對麼?”

“可是賑災跟邊關有何關係?”

“陛下說了,江南之災不重,當地衙門可以自行處理。既然江南用不上這批糧,陛下何不偷樑換柱。”

皇帝眼前一亮。

如今糧草掌握在戶部手裡,沒有政事堂同意,即便他是皇帝,也動不了一粒米。

可若是糧食脫離了戶部和政事堂的掌控,想運往哪裡,不就是他說了算。

不過隨即眼神又暗淡:“糧草從出庫到運送,都掌控在官員手裡,如何才能脫離他們掌控?而且運送糧草需要大量民夫,沒有朝廷下文,如何召集那麼多人手?”

沐心悅道:“王相與陛下是一條心,以他的能力,稍微耍點手段就能讓糧草脫離戶部的掌控。就算從頭到尾都是戶部操作,難道王相這麼多年就沒有在戶部安插幾個自己的人?至於運送,民夫運送損耗太大,得不償失,不如交給糧商。”

“糧商?商人都是無利不起早,朕可沒錢給他們。”

沐心悅呵呵一笑:“看來陛下沒有比大將軍富多少。”

皇帝奇道:“君枝很窮麼?”

他看向沐心悅,沐心悅撇嘴一笑。又看向大夫人,大夫人微笑道:“一回來就敗了二十萬,被老太君收回了財權。沒有老太君發話,他動不了一文錢。”

皇帝“哦”了一聲,幸災樂禍的道:“看樣子朕比他富有多了。等他回來,一定要好好嘲笑一番。”

“是麼?陛下確定?”

面對沐心悅的冷笑,皇帝莫名心下一突突。饒是他九五之尊,天下之主,不知為何看沐心悅眼睛的時候,居然有絲絲害怕,連忙轉移話題:“你繼續說,怎麼讓商人運送。”

沐心悅又是一聲冷笑,才說道:“民夫運糧,路上損耗十之七八。三百萬石送到邊關,只剩下五六十萬石。若是讓糧商運送,不管他們用什麼辦法,只規定讓他們送到一百五十萬石,另外的算作運糧報酬。如今世面上的糧價是三十文一斗,隨著戰爭的深入,糧價會上漲。就算五十文一斗,一百五十萬石可以賣到七十多萬兩。這個價錢,沒有幾個糧商能經受住誘惑。”

皇帝心下沉思此方案的可行性。

讓戶部拿糧賑災,政事堂應該沒話說。然後就是偷天換日,把賑災糧運送到邊關。

讓糧商運送,是個好辦法。他們平白得到一筆糧食,而且還不知道具體價錢如何。萬一後面糧食漲到一百文一斗,將會得到一百萬兩銀子,沒人會拒絕。

過程中最難的一點是如何讓糧食脫離政府掌控。

原本王靖煬出手最容易,卻不是最好的選擇。

事情肯定瞞不了多久,等滿朝文武知道後,必須有個背鍋的人。

王靖煬顯然不能背,不然皇帝好不容易掌握的一點權力,又要拱手讓出去。

所以最好是官職不高,也不起眼的最好。

沐心悅繼續說道:“這批糧草如能順利抵達邊關,至少伺候一年都不用愁。這場仗打多久,打到什麼程度,現在沒人知曉,所以後續還要繼續籌集糧草。不過有了一年的緩衝,之後籌集就容易的多。”

皇帝原以為沐心悅只是想到偷天換日的辦法,暫時緩解前線的壓力。

沒想到她想的遠比自己想的深遠,不禁對其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