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卷 我為將軍披戎裝 第三十五章 撞柱子(第1/2頁)
章節報錯
群臣明知皇帝意思,關鍵是還不能說。老傢伙年齡那麼大,誰知道有沒有病?萬一真有病,豈不是質疑陛下對臣子的恩典?若是質疑了,皇帝正好以此為藉口,說質疑者居心叵測,離間君臣關係。
兩個老傢伙就這麼哀嚎著被侍衛“請”走了。
這時候,群臣才知道,皇帝那句看似黔驢技窮的亂語,其實是有的放矢。連三朝老臣都敢得罪,是鐵了心要讓魯王上位。
皇帝鐵了心,臣子也是鐵了心,他們可不會讓自己的利益受損。
老傢伙沒用,他們就自己上。
司光祿道:“陛下,為君者兼聽則明、偏信則闇。我朝歷來沒有宗室干政之事,陛下不能只顧個人喜好,將朝廷法度置於一旁。”
這話說的不錯。朝廷任用官員,自有法度。若是要魯王主政洛陽,就要先去除宗室身份,然後中進士,根據履歷任用。魯王如今除了頂著個王爵的名頭,其他什麼都沒有,如何為官?
皇帝沉聲道:“我朝並非沒有宗室為官的先例,為何到我朕這裡就行不通了?”
聞青符厲聲道:“我朝初期,親王輔政,導致朝堂四分五裂,幾近滅國。難道陛下要置大楚基業不顧,重現當初之絕境?”
這話說的就很重了。
若是真出現了諸藩亂朝的局面,大楚江山不固,皇帝就是罪魁禍首,他不得不低頭沉思,這個決定到底是對是錯。
荀曠眼見皇帝心思動搖,決定加把火:“陛下,我朝皇室宗親擔任洛陽府尹,皆為儲君。魯王無資格,臣請陛下三思。”
哼,你想讓魯王上位?那好,皇室任洛陽府尹的只能是儲君,你好好想吧。我就不信你會把皇位讓出來。
皇帝看著一眾臣子,一個個雖然都低著頭,不敢直視他,卻又掩飾不住嘴角的笑意。皇帝的笑話可不容易看,這次把自己弄的這麼尷尬,還不笑開心。估計下了朝,回到家後都要仰天大笑了。
看著這群無禮的臣子,皇帝心下一狠,顫聲道:“好,朕現在就立魯王為皇太弟。這樣總沒問題了吧!”
這下把群臣嚇的不輕,齊齊跪下請罪。
若說讓魯王任府尹,是為了分文臣的權。文臣不同意,則是挑釁皇權。這都是在規則允許內,各自玩著權謀而已。但是立皇太弟,這就是動搖國本的事了。
魯王成了合法的皇位繼承者,誰能保證他不會逼迫皇帝退位。就算他願意輔佐皇帝,等將來皇長子長大,難道不會向他叔叔挑戰。
這皇位本來就該是他的,無緣無故的丟了,誰都想不通,走上無力奪位是必然的事。如此,就會造成無休止的內鬥。
大楚的文臣雖然權力慾望很重,卻都不會做出動搖國本的事。真要朝局四分五裂,他們日子也好過不到哪裡去。所以不動搖國本,是他們堅持的底限。
群臣跪下,想著把皇帝都逼成這樣,是不是做的太過分了?
這絲歉意在腦海中一閃即逝,他們才不會管把皇帝逼成什麼樣呢。就算逼的他吐血,最多也就說句:臣罪該萬死!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難道他們還會自殺謝罪不成!
絕對不能讓皇帝陰謀得逞,這是文臣的共同心思。
在經過一絲歉意後,立刻又開始勸諫。
皇帝氣的差點真的吐血。
他很清楚,求這些人是沒用的。越是示弱,他們約得寸進尺。利誘也不行,他還沒找到合適的人選,畢竟除了王靖煬,他暫時沒有能左右朝局的人。偏偏王靖煬說了,這時候不會幫他。
至於柳君枝,算了。他比自己更沒有根基,這時候求助他,只會讓他樹敵更多。而且他說話也未必有用啊。
想來想去,也只有威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