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衣縣丞其實並不冤枉。

就在柳幼菱和衣柔說話的時候,京城官場發生了一件大事。

皇帝有意任命魯王為洛陽府尹!

一石激起千層浪!

劉進請辭已有十日,皇帝一直沒有任命新府尹。儘管政事堂幾位宰輔推薦過好幾人,皇帝卻始終沒有點頭。偏偏今日從內宮傳出話,皇帝有意魯王。

這自然是皇帝有意為之,就是想看看群臣的反應。若是反應平淡,就趁勢任命。若是反應過激,就另作打算。

群臣聞言後,反應不一。

柳君枝聞言,沉默良久,只是淡淡的“恩”了一聲,沒有說話。

王懷維聞言,沉默良久,叫來心腹,吩咐了兩件事。其一,立刻打聽內宮是不是發生了什麼事;其二,讓御史多吃飯、多喝水,準備開咬。

荀曠聞言,沉默良久,然後下令,族中子弟盡數約束好,不準犯事。

司光祿聞言,沉默良久,沒有說話,在書房中找了好些書來看。包括禮記、論語、大學等儒家典籍。

聞青符聞言,沒有沉默,直接跳腳:“豎子意欲何為?”

王靖煬聞言,沉默良久,吩咐下人:“備馬,老夫要進宮。”

一個時辰後,燻暖閣。

王靖煬看著年輕的皇帝,溫言道:“陛下可想好了?一旦做了決定,之後就是狂風暴雨。”

皇帝稚嫩的臉上有些疲憊,嘆息道:“老師,今日你也看到了,他們何曾把朕放在心上?”

王靖煬在皇帝還不是太子時,就是他老師,後來是太子少傅,如今太子繼位,就是帝師。皇帝一直尊稱其為“老師。”

王靖煬看著眼前這個還算滿意的弟子,有些許心疼。

皇權與相權衝撞,各自為了利益勾心鬥角。作為帝師,王靖煬覺得他該幫助皇帝,加強集權;作為宰輔,他又覺得應該為自己和家族爭取利益。

所以他很矛盾。

不過作為有理想的人,他更願意國泰民安。於是他在皇帝還是太子時,就經常勸太子繼位後要變法。

皇帝繼位後,因勢力不穩,他沒有再提。

此番皇帝任命魯王為洛陽府尹,王靖煬第一反應就是陛下要變法。

只有透過變法,才大楚變的強大,才能從士族和宰輔手中奪回權力。

魯王昭政是皇帝一母同胞的弟弟,今年十八歲。

皇帝也是沒辦法,能用的人太少,只能把年少的弟弟拉出來。以後怎麼樣暫且不管,先把皇權拿回來再說。

有魯王坐鎮洛陽府,至少京城皇帝可以抓在自己手中。至於別的地方,徐徐圖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