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卷 我為將軍披戎裝 第二十八章 何共治?(第1/2頁)
章節報錯
要是聽了司光祿的話,確實不用打仗,可百姓也未必安居樂業。中原百姓還好,邊境隨時被異族打草谷,處於水深火熱之中。難不成中原百姓是朕的子民,邊界百姓就不是朕的子民?沒道理嘛。
而且一直被鄰國欺負,國力增長不增長不知道,反正地盤是越變越小。尤其是北方,契丹人想起了來欺負一下,還不跟你打招呼。打完了又吃又拿,純不把自己當外人,哪個當家的能受的了?
若是不聽,真打起來,先不說打不得贏。就算能打贏,國庫的錢糧能不能維持都是個問題,更不用說飢腸轆轆的難民會不會造反了。
反正這個皇帝當的難!
“以司卿之意,該當如何?”
司光祿道:“西夏國主年幼,稱陛下為兄本就應該,並無不妥;如今兩國邊境已定,西夏佔的土地,讓於他就是也可顯示我上國氣度;至於歲幣,大楚富庶,一百萬也不多,給他就是……”
所謂歲幣,就是大國給小國的零花錢,彰顯大國的大氣。原本是戰敗後的賠款,可是文人要面子啊。要說是賠款,那就是沒面子了,這讓文人如何受得了。
不過錢要給,面子也得要,於是就想出了個賜歲幣的說法。這樣一來,就不是被打後買命的錢,而是我看你可憐,打我的時候傷了手,給你治病的錢,說出去就倍有面子。
蠻夷無所謂,只要錢給了就行,面不面子的不重要,所以欣然接受。
反正國庫有錢,一年一百萬兩也不是難事,宰輔們倒也不在乎,給的又不是他們的錢。
可是皇帝心疼啊。錢雖然不多,面子可不能不要。心下腹誹:一群老不死的,朕要拿點錢,你們說三道四。往外拿的時候,一個個就像那是石頭樣,怎麼不拿你們自己的錢?
雖然這麼想,卻不能說出口,忍著怒氣,道:“西夏要朕交出殺害廣茂王的兇手,又當如何?”
司光祿道:“隨便給他一人就行了。”
皇帝怒極,真想一巴掌呼死他算了。大楚的英雄,就這麼被賣了,良心就沒有一點不安。
可是他沒辦法,臣子沒有犯大錯,就不能罷免,只得冷冷的道:“你可知殺死廣茂王的人是誰?”
心中有氣,語氣就不好,直接說“你”,連對臣子的基本尊重都沒有了。
司光祿也不在乎,皇帝離不開他,讓他發洩一下就好:“不知。”
柳君枝在宰輔們進來後就一直沒有說話,只是靜靜的看著。這時說起此事,冷冷的道:“是本將軍。”
燻暖閣內頓時安靜,房間裡的人能明顯感覺到一股涼意,不禁拉了下衣襟。
這個冷麵大將軍,不好對付。
司光祿對上柳君枝的眼睛,只覺深不見底,不由的一顫,那眼神太嚇人。
不過司光祿也是見過大世面的人,隨即鎮定下來。
柳君枝依然冷聲道:“司相是要把本將軍交給西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