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於上一場她那具有衝擊力的唱腔,這首歌她是空靈,悽婉的唱腔,歌聲像是雲流的流淌,淡淡的就像雲一樣純淨自然。

“如果雲知道”

“想你的夜慢慢熬”

“每個思念過一秒,每次呼喊過一秒”

“只覺得生命,不停燃燒”

……

就連高潮也是淡雅的輕唱,卻意外讓觀眾們感受到了不同於高音和吶喊帶來的心靈震撼,音樂就是如此,只要能有共性,領悟了歌曲表達的意義,就能帶來來自心靈的衝擊,跟聲音大小無關,跟音樂表達也是無關。

一首悲傷的苦情歌在蘇子萱的演繹下顯得格外的清新淡雅,沒有浮躁的怨恨之心,有的只是經歷過感情失敗的種種無奈。在感情的世界裡分別是最讓人悲傷的畫面,雖然不甘心、不情願,但失去了彼此應有的默契,即使勉強在一起也終究是被囚禁在感情的牢籠,與其這樣不如放手,給彼此保留最純真的美好瞬間,

分別不是末日,放手有時也是一種幸福!

曾經為那人受過傷,愛過他,恨過他,念過他,想過他,最後一切似乎都是一場自己的成長,連傾訴的物件也只能是飄在天上空靈的雲朵。

在場的觀眾們被蘇子萱這清幽的聲音深深的打動,各自回憶著自己的那段紅塵往事,望在這一場如果雲知道之時,順著歌聲一併傾訴給那雲朵。

“為什麼蘇仙女都唱這麼催淚的歌曲?我的眼淚又不自覺留下來了。”

“如果雲知道,對啊,我們的故事還有白雲也知道,我也不算獨自悲傷。”

“我總會想起他,在任何地方,任何角落都有他的影子,走在路上總會想著他會不會突然的經過。”

……

在共情於蘇子萱的歌聲之中,大家也紛紛在彈幕上分享著自己的故事,或許這成千上百萬條彈幕中有那麼兩條是兩個回憶對方的人吧?只是隔著熒幕,誰也不知道那位是否在和自己一樣共情哭泣。

蘇子萱的歌聲像是雲朵一樣輕輕飄走,結束了這第二場的演出,在場的觀眾紛紛用自己剛剛抹去眼淚的手為蘇子萱送上掌聲。

“謝謝大家。”

按照流程,接下來是主持人上場幫忙緩解情緒。

而之後的莊欣欣也是換了一身COS服裝,這次並沒有背上她的電吉他,而是獨自上場開始演唱。

一貫的風格,熱血的日漫歌曲,卻還是那麼激勵人心,當觀眾剛剛還在心情過山車的底部之時,又迅速拉昇到最高空。

其實大家都知道,如果第一場表演蘇子萱和莊欣欣兩人是六四開的情況的話,現在已經成為了八二開,因為蘇子萱所展現的多樣性和共情性在這第二場中已經完全碾壓了莊欣欣。

當然這也不是否定莊欣欣的實力,僅僅是準備問題的暴露,就像蘇子萱此時已經拿出了兩把武器,大家還都好奇她有沒有下一把別的武器,而莊欣欣則只有一把武器,給觀眾的感覺也是隻有一把武器,二次元觀眾另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