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精心策劃的組合,勉強開啟的演唱會(第2/3頁)
章節報錯
這個有趣的短片在易浩彥看來,也是讓偶像更親民的手段之一,而且效果很不錯。
看片子可以知道,少時的粉絲群體覆蓋很廣泛,各年齡段都有。這樣的短片能讓臺下的粉絲有代入感,彷彿看到了平時參加應援的自己,也可以感受到偶像們對自己的關心。
片子放完,少時又換了一套服裝出現在舞臺中央。
這次她們穿著漂亮的蕾絲花邊的紅色公主裙,端莊的坐在臺階上,大銀幕打出大大的組合名稱—Girls Generation
看來是不準備跳舞了。
接下來一連5首歌,分別傾訴對粉絲,對父母,對童年和對夢想實現的感激之情。
其中穿插著簡短的記錄短片和日常練習的記錄片,顯得溫馨,平靜。
粉絲們也漸漸平靜下來,溫柔的合著旋律左右揮舞著手裡的應援物。
此時演唱會已經過去一個半小時。
成員們和粉絲們的體力都有些下降,安排幾首不用跳舞的慢歌。
歌手們可以緩口氣,觀眾們也可以休息一下。
不過不是粉絲的易浩彥倒是覺得略顯平淡。
這些歌都不是主打,除了粉絲估計也沒人熟悉,質量和熱度都不高。
畢竟少時出道才兩年,雖然人氣火爆,但是主打曲數量太少,不然也不會廣告曲都搬出來了。
呵呵,還是有點勉強啊,不過也說的過去。
少女時代作為SM精心打造的超大型女團和練習生打包出道的超大型男團Super Junior是完全不一樣的。
Super Junior當年出道的時候,SM公司的頂樑柱東方神起正當紅,在韓國是當之無愧的第一男團,正開始開拓RB市場。
當時SM的男練習生成堆,東方神起又當紅,沒有資源和動力去捧新男團。
Super Junior就是在這樣尷尬的情況下隨隨便便打包一堆練習生出道了。
雖然官方說法是挑戰超大型男團的創新嘗試,可是事後分析,怎麼看也不像精心策劃的組合。
初期團員有12個人,其中還有天朝成員韓庚和胖子神童。當時韓國的文化產業非常排外,韓庚出道以後一度因為法律問題不能在舞臺上露臉,不得不戴面具上臺,連歌都不能唱,也不知道當時的SM是怎麼策劃的?
出道半年以後就加入新成員,這種出道沒多久就半路變更團員的操作很不常見,一般都是臨時決定,不像是經過長期規劃的結果。
團裡隊員年紀差距很大,最大和最小的差5歲。
而且隊裡的成員定位重複,負責舞蹈,唱歌,綜藝的都有重疊,隊內的競爭過於激烈。
最後的結果就是,2005年出道,四年以後的2009年才藉助神曲《SORRY,SORRY》翻身大紅。
要知道韓國偶像組合的壽命平均也就5年。
Super Junior幾乎是放養的團體,能翻身簡直是老天有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