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來看,SM這次的確是啟用了高水平的團隊。

提前半小時開始入場,總共三個入口,每個入口和之後的每一個分叉路口都有專人管理,引導粉絲進入自己的座位,避免了到處找位置引發的混亂。

場館中心有個巨大的主舞臺,四周樹立著鋼結構的支架,整個舞臺像一個敞篷的大倉庫,頂部和側面安裝了許多照明和音響裝置。

背面是一個巨大的LED螢幕,佔據了舞臺的整個一面背景,前面還有一些可移動的階梯高臺,和地板的升降裝置,配上一些可以快速更換的裝飾佈景,顯然是一個組合化靈活可變的舞臺。

前方是一個’田‘字型的延伸副舞臺,’田‘字的中心是一個配有升降臺的巨大的圓形區域。

副舞臺一直延伸到場館邊緣,這個場館的設計,幾乎可以讓大部分位置的觀眾都有靠近舞臺的機會,看來SM的舞臺設計還是很人性化的。

易浩彥和兔子的位置就在’田‘字舞臺的中心位置,離主舞臺和圓形舞臺都很近,算是最好的一塊區域了。

兔子入場後就一直興奮的四處張望。

華麗而宏大的舞臺設計讓她感嘆不已,漂亮的大眼睛一直閃閃發光。

易浩彥也是第一次現場看演唱會。跟著熙熙攘攘的觀眾陸續入場,聽他們興奮的談論對錶演的期待,心情也漸漸的期待起來。

入場的人幾乎都是少時的粉絲,人人手上都沒有空著。

有和易浩彥一樣的手燈,還有各種粉色,不,粉玫瑰色的條幅和其他應援物。一看就是有組織的粉絲群體。

韓國的粉絲文化十分發達。

從第一代的偶像HOT和水晶男孩開始,韓國的粉絲們就為了追星而結成了組織嚴密,行動力強大的團體。

在那個網路不傳送的時代,演唱會的門票都是在各地區的銀行發售。每次聽到到HOT的演唱會訊息,粉絲們就會翹課從凌晨開始守在銀行門前等待開售。到了專輯發行的日子,現在幾乎消失殆盡的社群音像店也會隨之變得忙碌起來。音像店會把印有偶像們巨幅畫像的限量版海報準備好,並在店門前貼上宣傳文。

粉絲們每日翹首以盼著那天的到來,為了能擠進可獲得海報的順次中,她們甚至不惜早退。甚至每到HOT專輯發行日,教育廳就會向每個學校下達‘禁止早退’的公文。

這樣年輕而又瘋狂的群體自然需要管理和引導。隨著網路時代的到來,資訊的傳播速度飛速上升。粉絲的數量也在爆炸式的提升。

為了更好的經營偶像產業,漸漸的各個經紀公司都建立了官方的粉絲群體,對偶像的粉絲進行收費的實名註冊管理,形成了韓國特有的粉絲文化。

比如官方會和粉絲共同商定應援代表色、應援物品和應援口號。

只有加入官方粉絲團體以後參加偶像的各種活動才有優先權,有時候會有抽獎福利(送偶像的簽名,CD)之類的,集資應援送的東西才有可能交給公司,透過經紀人轉交給偶像本人。

粉絲會在這種活動中有更深的參與感,而公司則會透過這種方式更牢固的掌控粉絲,賺取更多利益。

而現在,粉絲團體的活動型別就更多樣了.

網路的發達,導致粉絲團隊的規模急劇擴大,管理起來也更容易。年輕而捨得花錢的粉絲群體所爆發出來的力量是十分驚人的。從各種應援活動就可見一斑。

最常見的是食物應援。

韓國因為地少,物產不豐富,水果,肉類價格都比較高。粉絲為了向偶像表達關愛,只要偶像參加活動,拍電視劇、上綜藝、參加運動會,粉絲都會送食物類的應援,應援物件不僅只是偶像本身,還有一起參加節目的其他藝人節目的編導、製作人、工作人員、CODY都要面面俱到,所以往往這種應援都是幾十幾百份的送,不僅包裝要精美,而且食物豐富,從水果、點心、西餐、中餐、自助應有盡有。

應援不光是做給偶像看的,更是給媒體、工作人員看的,讓大家都享受粉絲的實惠,讓媒體知道偶像的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