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人設和角色能被人接受?其實並不取決於人物本身,而是人們看到的角度。如果切入的角度足夠合適,什麼樣的角色都會有讓人認可的特點。這不僅是角色塑造的問題,其實還有宣傳方式的緣故。只要故事足夠精彩,不討人喜歡的財閥二代形象也會發生轉變,這一點我相信易少爺一定很清楚。”

金恩淑的這番話說得易浩彥無言以對。

確實就是這樣。

娛樂、媒體、宣傳和教育,其實是一種文化綜合體的各個方面。

即使是站在歷史的角度上來說,事情的真相往往不是流傳最廣的那個樣子,但是並不妨礙失真的事實繼續傳播下去。

因為在傳播的各種加工和塑造過程中,真相就已經不再重要了。

重要的是傳播者的引導,和接受者的心理需要。

受眾最終接受的不是他們“以為”的真相,而是傳播者希望“他們以為”的真相。

這就是宣傳的真諦。

......

......

既然對方這麼專業,易浩彥也不想再敷衍下去,那就太不禮貌了。

“想要讓大家接受這些改變,就一定要貼近普通人的感受和視角,加入能讓人共情的細節和內容。實際上財閥二代們的生活除了物質上比普通人要優越得多,該有的喜怒哀樂和生活的壓力其實一點也不少,接班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財閥二代們失敗的機率並不比普通人小,只是二代們選擇的機會要多一些,金編劇可以從這方面入手。”

少年的建議也是方向性的。

對於金恩淑這種級別的作家來說,只要方向確定,具體的細節她自己會搞定,不需要說得很細緻。

“易少爺有什麼合適的演員推薦嗎?”

金恩淑點了點頭,又問了一個問題。

“誒?這個問我嗎?我不懂演員的。”

這個問題真的讓少年有些堂皇了。

“再挑一個像鄭恩地那樣的就可以了,易少爺的眼光我相信沒錯的。”

金恩淑似乎對易浩彥非常有信心。

也不知道是真的有信心還是在做出一種姿態給孫恩熙看。

不過,不管是什麼原因,她這麼問都是在送人情。

只要易浩彥推薦誰,金恩淑就會用誰。

這是拉近關係的一種手段,當然也可以說是一種示好。

“這……我認識的都是偶像,其實真不瞭解什麼演員。”

易浩彥不知道金恩淑為什麼要向他示好,不過看孫恩熙的反應,似乎一切都在她預料之中。

“偶像也可以啊,秀智那樣的偶像演戲也很不錯的。”

金恩淑看來是死心塌地地要拉關係,即使送出一個會走紅的電視劇角色也在所不惜。

“嗯……”

既然是恩熙姐的安排,再拒絕就不好了。

那我就推薦鄭秀晶吧~她可以演財閥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