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作為商人來說及時止損不是什麼問題,但是被放棄的Stellar就很慘了。

現在這首《提線木偶》雖然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好歹組合沒有解散。

而且這條路雖然很有爭議,但是這個辦法起效了,Stellar有了關注度。

從結果上來看,是一件好事。

其實,當初Girl's Day快解散的時候,易浩彥的辦法也是突破尺度走性感路線。

《期待》就是這種背水一戰的產物,同樣在服裝和舞臺上有很多大尺度的動作設計。

從思路上來說,Girl's Day轉型的《期待》和Stellar這次的《體系木偶》是一樣的!

只是Stellar的情況更惡劣,條件更差,所以更豁得出去罷了。

從這個角度上說,TEP這家公司選擇了現有條件下最正確的路。

公司沒有錢,沒有資源人脈,組合沒有積累,而且粉絲基礎差,面臨解散。

在這種情況下,只有一次機會。其他風格和路線是肯定玩不起了,眼下最直接,見效最快收益最大的就只有性感風。

可以說,除了賣肉,她們沒有選擇。

況且,這次背水一戰的性感風也獲得了成功,解除了公司和Stellar的燃眉之急。

從這一點上看,其實易浩彥覺得公司和Stellar的成員們做得對。

而且除去賣肉的部分,《提線木偶》這首歌其實是首好歌。

歌詞、曲風、旋律都很統一,聽起來也很上頭。相比之前Eric主導時候的奇怪電子曲風接受度要高得多。

在這種條件下能做到這些,公司其實已經盡力了。

就是換了易浩彥去,如果不動用背景,其實也做不到更好。

只是這一次突破尺度動作太大,會產生一些後果。

對偶像來說,形象就是一切。標籤一旦貼上,印象一旦形成,想改變就很困難。

所以Girl's Day當初轉型的時候,易浩彥才會特別在意尺度的控制。

第一次選擇突破尺度,第二次雖然也是性感風,但是選擇了討巧的政治碰瓷,到了《Something》更是忙著升級,按照樸素珍的風格強化高階性感形象,趕緊和賣肉拉開距離。

只有這樣才能走得更遠。

可是Stellar這個團沒有方敏雅這樣的大主唱,也沒有樸素珍這樣天生風情萬種的成員,雖然有個朱敏希身材性感火辣,但是缺乏氣質,很難設計出有質感的形象。

想要跳出現有的賣肉定位,暫時找不到抓手。

不過,現在她們也管不了那麼多,能活下去就不錯了。

而且,Stellar這幾個成員其實很適合現在的性感路線,四個人身材管理都很好,朱敏希和田庾理,更是身材火辣的典型,舞臺上看起來很養眼。

目前南韓有好多女團的作品都帶著著性感標籤,可是她們那些性感和Stellar的《提線木偶》相比,真的不算什麼。

《提線木偶》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但是也極具辨識度,讓Stellar和其他女團有了區分。

現在市場風潮是性感路線,她們走這條路,未嘗不是一種辦法。

如果不是被逼上絕路的話,Stellar其實可以和Girl's Day一樣用尺度較小,比較緩和的方法一步步來嘗試轉型。

但是人生沒有如果,她們現在也只能這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