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李知恩的電話(第1/2頁)
章節報錯
偶像產業是娛樂業的一部分,本質上也屬於第三產業,這個行業聚集了很多流量和關注,同時也匯聚了很多資金,是一個被包裝成夢想的名利場。
這樣的產業有個特點,並不像農業和工業那麼不可或缺。
換句話來說,可替代性很強。
日本是全球第二大音樂市場,消費能力很強,對於市場狹小競爭激烈的韓國偶像來說,日本是一塊很重要的海外市場。
當初SM就是依靠BoA在日本的成功撐過了幾乎倒閉的艱難歲月,最終迎來了東方神起和少女時代的騰飛。
而BoA開啟的日本市場也成為了Kpop走向世界的必經之路。之後幾乎所有成名的韓團都會去日本,登頂的就更不用說了。
Kara更是在日本救贖了自己,成為如今的三大女團之一。
對於所有的韓國偶像來說,日本市場都是一個能賺錢的好地方。連當初Girl「sDay混不下去的時候也去日本圈過錢。
但是。
這裡一定要說但是。
這麼好的市場,當然有自己的娛樂產業。日本本土娛樂業也很發達,也有大批自己的從業者。
得益於成熟的市場和各種制度,日本本土的偶像歌手,流行歌手,搖滾歌手數量很多質量也很高。這些韓國偶像其實是來和他們搶飯吃的競爭對手。
所以,日本國內除了引進這些韓國偶像賺錢的經紀公司和唱片公司之外,還有很多抵制和排斥的勢力。
而這些勢力的平衡往往和政策導向有關係。
總的來說,兩國關係好的時候,做生意賺錢是第一位的,兩邊的合作就多一些。可一旦有些風吹草動,娛樂業就是第一批受影響的行業。
漂洋過海來撈錢的韓國偶像首當其衝。
因為和難以取代的農產品和工業品不同,娛樂明星這種服務業商品其實是最容易被替代的,和其他產業相比,一點也不重要。
而日本和韓國之間因為眾所周知的歷史原因,關係本就時好時壞。
再加上日本國力相對強大,韓國又嘴硬自尊心強。
所以兩國的關係一向起起伏伏。
2002年,日韓還共同舉辦世界盃足球賽。
可這幾年,韓國的政局發生了很大變動,國與國之間的關係就波瀾再起。
2011年8月,圍繞1965年日韓賠償協定的範圍,韓國***作出判決。
日本政府主張「所有問題已經解決」,但韓國政府反駁稱「隨軍慰安婦問題不在已解決範圍。
2011年12月,這個問題繼續發展,韓國市民團體在駐首爾的日本大使館前設立「隨軍慰安婦紀念碑」的少女像,日本政府提出抗議,韓國政府完全無視。
2011年12月,野田佳彥首相與李總統在京都舉行日韓首腦會談。
在首腦會談中,野田首相要求韓國撤走紀念碑,李總統要求日本政府認真對待隨軍慰安婦問題,會談氣氛緊張。
2012年5月,野田首相與李總統在BJ再次舉行日韓首腦會談。
韓國法院作出判決「日本企業對戰時強徵人員未付工資負有賠償責任」。
針對韓國最高法院的判決,日本政府發表見解,稱1965年日韓邦交正常化時締結的「日韓賠償協定」對兩國民間財產賠償問題明確寫明「已經完全、最終解決」,因此「被告企業如果服從判決,兩國協定將被架空」。
2012年8月,李總統作為歷代總統首次登上竹島。(韓國名:獨島)
李總統針對日本天皇訪韓提出條件,要求「衷心謝罪」。
關於竹島問題,日本政府公佈「向韓國政府建議向國際法院提起訴訟」。
2013年2月,韓國政壇更迭,韓國誕生首位女總統。
2013年3月,樸總統講話稱,(日本與韓國的)加害者與受害者的歷史性地位1000年後也不會變化。
基本上,這幾年無論韓國是誰主政,日韓關係其實都在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