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很了不起,創造了很多偉大的奇蹟,但那是作為一個種群整體而言。

易浩彥越來越覺得,作為個體,人類其實很脆弱。

即使是擁有他這樣的背景,也逃不過抑鬱症的折磨。

即使是做了所有能做的事情,他也無法保護穗珍免於精神疾病。

有些事情,真的只能靠自己。

在精神領域,即使有心理醫生的幫助和藥物的輔助,患者能不能痊癒,也大部分取決於自己。

這很公平,也很殘酷。

公平的是,面對這種疾病,無論有多麼優秀的心理醫生和治療藥物,無論外界怎麼提供幫助,你都只能自己去一步一步走出來。

殘酷之處也在於此。

金教授的診斷一出來,易浩彥就知道susu短時間內沒有希望迴歸舞臺了。

抑鬱症的治療時間週期很長,基本上以年為單位,而且在這期間,患者需要規避壓力和過度曝光。偶像這種直面公眾,壓力巨大的職業已經不再適合susu。

IDLE也中斷活動很久,作為上升期的女團,如果再不迴歸就真的沒機會了,即使其他成員都願意等susu,時間也不允許。

susu退出活動無法避免。

一開始,易浩彥想過要不要公佈穗珍的病情,暫停活動,等恢復以後再回歸組合。

可是和穗珍還有她的家人商量之後,還是放棄了這個想法。

一方面,抑鬱症的恢復時間不可預料,暫停活動以後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回來,回來的時候實力是不是還能保持穩定;另一方面,現在網民的輿論喧囂塵上,即使公佈了病情也不會有什麼變化,反而會造成二次傷害,即使要公佈原因,也需要等待輿論風潮過去。

“可是如果現在不公佈原因就退出,豈不是預設你真的做了那些事情?”

易浩彥看著女人,感覺這樣有些殘忍。

“其實那個已經不重要了,我說了也沒有人信,當初Tara被網曝的時候,誰關心真相呢?而且,之後也可以再公佈的。現在,顧不上這些了。。。”

穗珍說完閉上了眼睛,感覺自己前所未有的疲倦和無力。

外面風和日麗,陽光明媚,屋子裡的兩個人卻感覺有些冷。

這個決定基本上就是宣告徐穗珍的偶像事業到此結束了。

她從小學五年級就開始的音樂夢想。

即使在第一家公司出道失敗也沒有放棄的音樂夢想。

進入cube被賞識後更加堅定的音樂夢想。

和成員們一起約定的音樂夢想。

在她出道不滿四年,23歲的時候,不得不畫上了句號。

到此為止了。

作為發掘了susu潛質,重新帶給她自信的人,易浩彥現在卻要親手終結她的藝人生涯。

無論是對他還是她,都太殘忍了。

然而現實就是這樣,無論接受或者不接受,該發生的事情總是會發生。

沒有人能例外。

******

既然做了決定,後續的事情就需要做下去,訊息肯定要先告訴成員們,內部統一思想是第一位。

這時候組合正在休假中,雨琦、米妮和舒華都回國了,易浩彥準備用遠端會議的方式通知她們,被穗珍阻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