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自己想要的東西,得到了會開心,得不到會難過,糾結於能不能得到則會產生壓力。

期望越高,壓力越大。

裴珠泫一開始不想參加家宴,就是為了避免讓自己過早地陷入這樣的糾結之中。

這份糾結源自於她和易浩彥的關係。

感情上,裴珠泫毫無疑問是喜歡少年的。

可是理智告訴她,這份感情有著無法忽視的現實問題。即使去掉年齡差距不提,兩個人之間的身份差距也天差地別。

在韓國,財閥與平民之間的差距就像一條無法跨越的隱形鴻溝一樣清晰地存在於社會的每一個角落。韓劇裡面那些囂張跋扈的富二代並不都是虛構和誇張,文藝作品源於生活,但是現實生活的殘酷往往超出藝術的想象。

對於出生普通的裴珠泫來說,現在這樣機緣巧合的和易浩彥以姐弟關係親密的相處,已經是極限了,再往前一步似乎就會觸控到那層透明又冰冷的天花板。

畢竟,她只是一個借住在這裡的女孩,自己家和孫家的關係也只是父輩是大學關係比較好的前後輩而已。

這樣的關係在小姐姐看來,完全不足以突破那層無形的牆壁。所以即使孫家對她再好,一再表示把她當做親人對待,女孩依舊很謹慎的保持著分寸,小心翼翼地維持著合適的距離感。既不疏遠,也不過分貼近,在禮貌和尊嚴之間努力保持著平衡。

可是,隨著對少年的感情越來越深,這樣的平衡已經越來越難維持了。

一方面,她明白想要走進易浩彥的生活,融入他的圈子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可她也知道,作為一個普通女孩,被那個高高在上的圈子接納幾乎是不可能的,即使以後成為有名的偶像,也不會讓這種可能性增加多少,兩人之間這種天生的差距幾乎不可彌補。

這是現實。

理智面對的現實。

但是另一方面,女孩對這個溫柔聰慧的少年越來越情根深種,無法自拔,他的價值觀,感情觀,生活方式和習慣,甚至有時候的一些缺點在小姐姐看來都那麼合適,無論是外表還是內在都讓她心動不已。

更重要的是,裴珠泫清楚地意識到,這種感情不是單向的,不是隻有自己單方面的喜歡易浩彥,那個木頭一樣的少年也在情感上對自己有依賴。雖然現在看起來像是親密的姐弟關係,但是小姐姐知道,這種感覺不全是姐弟。

兩人之間的感覺更特殊一些,有時候裴珠泫甚至會想,如果當初沒有權恩菲的出現,她和易浩彥現在的關係定位應該就不一樣了。。。

這種忍不住去設想更多的衝動一直催促著,驅使著小姐姐繼續勇敢地走近少年。

這也是現實。

情感面對的現實。

情感與理智,感性和理性,如同海水和火焰交織在一起,激起無法平復的衝突。

這樣的問題對於一個剛剛成年的女孩來說太過沉重,她想不清楚,也無法面對,所以,很長一段時間裡,裴珠泫選擇逃避,不去面對這一切。

她只想躲在這個小小的三人公寓裡,繼續溫馨地扮演著親近的小姐姐,享受著和易浩彥朝夕相處的時光。

逃避雖然可恥,但是有用。

很長一段時間裡,裴珠泫是開心的。

可惜。

逃避雖然有用,但是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