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徐賢的故事 一(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種特別在於她的性格和價值觀。
或許是生來如此,或許是家庭教育的原因,徐賢一直活得很認真,她有自己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而且堅定地按照自己認為對的原則去生活,即使被姐姐們吐槽沒有融通性和刻板也沒有改變。
這種階段很多人都有過。
那些書本上學來的看起來很“正確”的觀念,其實是一種很理想的完美狀態,非黑即白。
但世界其實是灰色的,很多所謂的原則其實界限很靈活,按照書本上的觀念在現實社會中生存非常容易碰得頭破血流,大多數人都很難堅持。
通常情況下,人會在現實的打磨下變得圓滑和世故,那些曾經認為絕對正確的觀念和分明的界限漸漸模糊,被鎖進內心深處,甚至於慢慢遺忘。
但徐賢沒有。
她的這種特質被SM公司用一種巧妙的方式很好地保護了下來,甚至成為了這個組合裡一抹獨特的色彩。
少女時代中古板純真正直的忙內。
這個人設放大了徐賢的優點掩蓋了她的缺陷,成了一個非常吸引粉絲的亮點,為她個人和整個少女時代都帶來了明顯的好處,成功收穫了粉絲們的喜愛。
而在少時目前如日中天,成為公司頂樑柱的情況下,SM公司只會更主動地去維持和保護徐賢的這種特點,姐姐們除了私下抱怨一下,也不會產生真正的矛盾。
所以在公司和姐姐們的保護下,16歲就出道,在複雜的韓國娛樂圈活動了四年,如今20歲已經成年的徐賢,雖然待人接物越發成熟有了前輩的樣子,但是內心依然保留了那些純真和理想的東西。
這讓徐賢變的很特別。
除了顏值身材上的出挑,她的氣質也越發脫俗。
而於此同時,女孩也逐漸感受到了自己和其他人的不同。
雖然少時的成員們都很照顧她這個忙內,但是在價值觀和內心對一些事情的追求方面,無論是成員們還是其他朋友,都無法完全理解她。
這讓徐賢感到困惑和一絲孤獨。
在人群中的孤獨。
於是她開始嘗試用各種方式解決這種問題,讀書,學習,試著真正融入大家,甚至去出演了《我們結婚了》這種戀愛型別的綜藝節目。
紅薯夫婦於2011年3月14日進行了《我們結婚了》的最後一次錄影,一年零一個月的假想婚姻生活完美結束。
鄭容和前輩很好,成熟穩重,體貼大方,節目拍攝很愉快。
但是,她(他)們不是一類人。
某種似有若無的距離感和孤獨感始終存在,無法擺脫。
這一切,直到大賞那個夜晚,聽到易浩彥的那段話以後,似乎有了一個答案。
徐賢彷彿找到了和自己類似的人。
易浩彥的想法和她很合拍。他對愛情的看法,對偶像的看法,特別是大賞那天他對人生真正珍貴的東西的看法,完全符合徐賢的認知。
原來,我不是一個人。—————————————
注1,徐賢的改變在第2010卷,第一百八十章《大賞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