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現實中她沒有。

父母離婚了,父親拋棄了她,從此不聞不問。母親再嫁以後也不再給予關愛和溫暖,而是把她當做賺錢的工具送到了SM,哥哥們更是和她存在隔閡,無法傾聽女孩的心聲。

年幼的崔真理成為了某種意義上的孤兒,在競爭激烈的練習生生活中無助地尋找著自己的身份。

她是優秀的童星,SM出色的練習生代表,公司高層看重的明日之星,她可以賺錢。

這就是崔真理的真實身份嗎?一個優秀的賺錢機器?

我想做什麼?

一開始這個問題女孩的答案很明確。

她想做演員。

漂亮的外表,同年齡中出色的演技,年幼的真理對演員這個職業充滿了嚮往。

可她最終還是作為偶像出道了,雖然依舊可以演戲,而且還收穫了四個很好的隊友,但崔真理心中有困惑。

每天奔波在各種偶像行程中,女孩有時候也會問自己,這是我想要的嗎?這是我喜歡的嗎?可無論她怎麼想,公司的腳步都不會停下,像一架執行穩定的機器一樣,不斷推著女孩往前走。

我想過什麼樣的生活?

崔真理其實沒有認真想過這個問題。

她一直為別人的目標忙碌著。起初是母親,她希望漂亮的真理可以做明星,有一份好的收入養活自己和家人。

於是崔真理去了SM,努力成為每個人都喜歡的那個可愛孩子。

然後她又為公司的目標而活著,演員暫時沒有合適角色,於是按照公司的要求作為偶像出道。

公司希望F能夠創新SM的音樂風格,雪莉就努力的活動,打歌,綜藝,主持,表演,每一項都認真完成,得到公司和粉絲的認可。

一直到今天拿到打歌一位。

獲得認可的感覺很特別,公司滿意,粉絲滿意,成員們滿意。電視臺也滿意。

可是,這些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嗎?

我,真的喜歡舞臺嗎?

看著臺下喧鬧的粉絲和那一張張年輕的笑臉,崔真理第一次對自己的初心有了動搖。

演員不會有這麼熱烈和充滿激情的舞臺體驗,拍戲的時候大部分時間都是安靜而內斂的。

偶像歌手的靈魂在舞臺上,而演員的靈魂在角色中,這一動一靜之間區別巨大,卻都擁有震撼人心的魅力。

既然偶像也這麼吸引人,那當初究竟是為了什麼才去做演員?

那個做演員的決定究竟是自己的選擇,還是為了迎合別人的期待?

想到這裡,崔真理第一次反思自己到目前為止的人生。

反思的結果,讓她痛哭流涕。

女孩意識到,不知不覺間,她好像把自己弄丟了。

做演員是為了迎合家人,做偶像是為了順從公司,雖然目前結果都還不錯,可是,這些選擇裡面,我的意見在哪裡?崔真理的真實想法是什麼?

人最本質的驅動力來自內心,來自自我的覺醒。

今天,17歲的崔真理第一次意識到了以往被忽視和壓抑的那個自我,這是覺醒的第一步。

雖然只是開始,但那顆已經破土而出的種子已經擁有了不容忽視的力量。

思想的改變會帶來行為的變化。

易浩彥被懟也就不足為奇了。

。手機版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