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易浩彥的生日(第1/2頁)
章節報錯
PS:今天生RB來想休息一天,可是忘了提前請假(其實如果不是家人提醒,我連自己的生日都忘了。),所以還是寫個番外吧,隨便寫寫,大家也隨便看看。
易浩彥不怎麼過生日。
不是不喜歡,也不是討厭,更不是有什麼特別的理由。
就是不怎麼在意這種所謂的有紀念意義的日子。
他覺得沒什麼特別。
不只是覺得自己的生日沒什麼特別,而是覺得所有的節日都沒什麼特別。
人們總是會用一些特別的理由給生活賦予一些特別的意義,然後用這種人為賦予的意義讓自己開心起來。
在男孩看來,這有點自欺欺人。
當然,這不影響他為別人慶祝生日和節日。
易浩彥是個很分的清的人。自己是自己,別人是別人。
自己覺得沒意義,不代表其他人也那麼想。沒必要用自己的觀念強加於人,那不是什麼好習慣。
意義。
這是個很主觀的東西。
自從抑鬱症再次復發以來,除了情況很嚴重,他完全無法思考的那段重度抑鬱的時間。
只要情況允許,男孩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
生命的意義是什麼?我,為什麼活著?
他找不到答案。
從醫院出院以後,恢復了一定思維能力的易浩彥重新開始了每週的心理諮詢。
金教授也一直告訴他,生命的意義是自己賦予的,是一種主觀的東西。
可是易浩彥一直感受不到這種所謂的意義。
或者說,他的感受能力被封閉了。一直以來,男孩主要是透過理智的分析在面對這個世界,而不是自己的感受。
他從來沒有覺得這樣有什麼問題,得益於強大的理性和邏輯,他的超我異乎尋常的強大和堅固,所以男孩擁有極高的道德水平和自我要求,同樣也是因為超我過於強大,他的自我和本我都受到了很大的壓制。
這種情況下,男孩的行為會看起來很刻板,他的內生動力不是“我想這麼做”而是“這種情況下,我應該這麼做”。
這種基於社會主流價值觀形成的行為模式,讓易浩彥看起來過於冷冰冰,沒有什人情味。
不是他沒有,而是感覺不到。他不太能感覺到和朋友之間的友情,也不太能感受到和家人之間的親情,即使是和恩菲之間的愛情,他的感受也沒有正常人那樣的濃烈。
這些沒有什麼大問題,他是喜歡權恩菲的,只是感受上不那麼強,這並不影響他平時和女孩的交往,一切都是按照正常人的標準在執行。
直到分手。
這是易浩彥的行為模式裡面從來沒有的“選項”。
這個行為超出了他能接受的範圍了。
於是,那套一直執行良好的系統崩潰了。。。
後來很長一段時間,易浩彥都處於一種按照本能活著的狀態,這段時間裡,裴珠泫一直陪著他。
雖然裴珠泫其實不太能理解男孩的這種情況,可這不影響她發自內心的照顧男孩。
這一年,裴珠泫的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易浩彥畢業了。
易浩彥和權恩菲分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