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來吧,對決吧(第1/2頁)
章節報錯
是先去營救已經陷入死地的“浪速號”。還是先行迎戰氣勢洶洶的“濟遠號”。這個選擇題一直在坪井航三的心中不斷閃爍著。
作為一名老海軍,坪井航三但從“濟遠號”的航線上就可以看的出來,若是兩方不改變航線的話,再過不久就絕對會撞在一起。
可是,倘若一旦為了避免撞擊從而改變航線。那麼,勢必會被“濟遠號”所攔截在外,無法對“廣乙號”發起攻擊,從而導致“浪速號”被魚雷擊中,進而沉沒。
可若不改變路線,兩艦倘若真的撞擊在一起後。這個後果,遠遠不是坪井航三所能接受的。
要知道,倭國購買“吉野號”巡洋艦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對抗北海水師所擁有的“鎮遠號”和“定遠號”這兩艘鐵甲艦。
這兩艘戰艦所帶來的的壓力,足以將倭國這個海島國家壓制的喘不上起來。
尤其是在一八八六年的長崎事件發生時,“定遠號”立刻架起主炮,對準了長崎市區後,進行了武力威脅之後,倭國方面頓時沒有了任何脾氣,只能乖乖認慫。
“長崎事件”的結局是,在一八八七年二月,青倭雙方簽訂協議,對各自的死傷者互給撫卹,倭國賠付大青五萬兩千五百元,大青賠付倭國一萬五千五百元,長崎醫院的醫療救護費兩千七百元由日方支付。
只是,在此次事件之後,倭國上下,“大青威脅論”成了倭國主流民意,“大力發展海軍”也成了倭國國內的共識,“一定要打敗定遠”,更作為倭國海軍的目標和口號。就連倭國小孩最流行的遊戲,也是分成兩組,一組扮成大青艦隊,另一組扮成倭國艦隊,遊戲主旨就是圍攻定遠、鎮遠。
這也是為什麼再後來的時候,倭國在得國和鷹國瘋狂的購買軍艦,甚至到了不惜血本的地步之原因。
甚至為了讓倭國購買更多的軍艦,鷹國政府還專批准倭國可以到相關的軍事院校進行學習,以表達自己的善意。
在購買“吉野號”的時候,倭國已經在之前的瘋狂擴充海軍的過程中投入巨大,導致根本沒有資金購買它。
再加上,最先開始的時候,是北海水師看中的“吉野號”。甚至雙方都已經到了簽訂協議的階段了。只是,由於那位葉赫那拉氏要過大壽,將購買船隻的資金挪用去修建遊園。導致船隻只能暫緩購買。
後來,倭國方面聽到了這個訊息之後,立馬找到船廠,在瞭解了船隻的資料,並將其與定,鎮兩艦相互比較之後,發現雖然火炮口徑不足,但射速以及自身航速的優勢足以彌補口徑劣勢之後,立刻決定溢價將其截胡收購。
為此,倭國天皇還以身作則,減少自身用度,用來購買軍艦。隨後,更是在倭國國內發起募捐活動,購買軍艦。
到最後統計時發現,募捐來的資金,足以購買三艘“吉野號”還綽綽有餘。
至此,這艘世界上最快的巡洋艦,花落倭國!!!
所以,“吉野號”自被購買之日起,他身上所擔負的任務就只有一個,用來對抗定、鎮兩艦!!!
可現在,若是真的兩艦相撞,從而導致受到重創乃至沉沒,那這個樂子可就大了!!!
畢竟,從目前的這個形式上看,一旦兩艦相撞,“浪速號”在沒有外力介入的情況下,被“廣乙號”用魚雷送走已成定局。然後,“廣乙號”會被完好無損的“秋津洲號”擊沉。
而“吉野號”和“濟遠號”十有八九會打成最為殘酷的跳幫白刃戰。由於兩艦糾纏在一起,“秋津洲號”根本無法進行火力援助,只能在一旁等待著最後的結果。
到時候不論是雙方誰贏了,都免不了沉船的結果出現。畢竟,都撞在一起了,那些主炮還不一打一個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