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鐘之後,會議室。

紀錄片頻道一共13個人全部到位。

王東青笑著說,“我是誰剛才劉主任已經介紹了,廢話我就不多說了。”

“賈副臺長決定拍攝一部紀錄片,我旁邊這位年輕人就是投資者,他叫藍湛。”

“大家如果喜歡看直播的話,一定知道藍湛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古典樂器演奏者。”

王東青說道,“這次我們要拍的紀錄片名為《舌尖上的夏國》,名字和創作思路都是藍湛提出來的,得到了賈副臺長的高度認可。”

眾人看著藍湛,心中嘀咕,這年輕人懂紀錄片?他們不太相信王東青的話。

劉強笑了笑,“把方案給大家看看。”

方案很快就發到了大家的手上。

看完《舌尖》的初步拍攝方案,眾人臉色皆變,《舌尖》打破了固有的美食紀錄片拍攝模式,完全顛覆了他們對美食紀錄片的看法。

原來,美食紀錄片居然也可以這麼拍!

但,觀眾願意接受嗎?

從專業的角度,他們覺得沒問題。

可是市場變化太快了,誰也不知道《舌尖》到底有沒有市場!

這時,有個骨幹率先打破平靜:“這真是你想出來的?”

藍湛笑道,“《舌尖》確實是我想出來的。”

“人文和美食結合,這個創意確實不錯。但我不認為你有資格評價《四季》,《四季》是LV5的紀錄片導演保羅拍攝的,他是大師!”這人明顯是保羅的鐵桿粉絲。

“年輕人,恃才傲物可以,但要學會尊重前輩。”又有個人開口。

“你的《舌尖》創新足夠,但還需要跟BBA學習。”

“確實,好的創意還需要好的技術和團隊。”

第三個人開口。

這三個人都是金陵一套的頂尖人才,顯然他們都是保羅的崇拜者。

王東青蹙眉,“我承認BBA確實厲害,但《舌尖》的創意絕對領先BBA。”

那三個人呵呵一笑,一個新來的人而已,居然敢教訓他們,實在不知天高地厚。

劉強蹙眉,“我認可王主任的話。”

他必須力挺王東青。

那三個人笑而不語,明顯不服王東青,更看不起藍湛。

藍湛不想跟這三個人廢話,淡淡道:“《舌尖》到底好不好,我想我們還是交給觀眾去評判吧。”

那三個人忍不住笑了。

交給觀眾?

《舌尖》頂多能上第二輪播放渠道,你還想跟《四季》比?

此外,《四季》的冠名費可是有4000萬!

而且,《四季》全部都是大渠道,大平臺。

無論那一方面都完全沒法比!

就在這時,劉強接到了一個電話,他出去接了一下電話。

片刻之後他臉色難看的回來了。

眾人疑惑的看著劉強,發生什麼事了?

劉強看著眾人,滿是不甘和無奈的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