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在他手上出了問題,那就不只是齊家的事情,他這個經手的也要被砍頭啊!

齊家無刻辯解,前一秒還是風光無限的皇家供應商,後一秒就變成了謀害皇帝的階下囚,至於那些布帛,則全部被織辦造帶回去充當了證據。

織辦造的頭頭更是對李致遠十分感激,雖然這其中又兩家爭鬥的成分在,但是說到底,李致遠也是間接救了他一命啊!

這件事情很快就發酵開來,不少曾經在齊家購買過這布帛的,生怕自己也被沾惹上了,立刻脫下來,圍在齊家店面的門口,要討回一個公道,起初織辦造的人還維持著秩序,讓大家不要慌。

但是後來因為人太多,齊家的人都被收監,更是不可能有人出來回應,更別提賠償了!

大家群情憤昂,覺得自己的權益被侵犯了,最後織辦造的人也沒攔住,那些人將齊家的招牌都砸爛了,屋裡有能搬走的東西,全都搬走了,以此來慰藉自己的損失。

那場面,叫一個混亂,大家都殺紅了眼睛,只想著趁現在撈一筆,再不撈,等到齊家徹底倒了,被查封之後,想撈都撈不到了。

法不責眾,這次就算是朝廷想要找人,也因為認輸太多,最後只能不了了之。

與此同時,仁義堂的病人也多了,大多數都是買過布帛的人過來看看自己的身體有沒有什麼大礙,這些人生怕自己的子孫根受到影響,女子更怕生不出孩子將來在夫家不好過,以防萬一,特意來仁義堂看看病。

至於秦氏醫館,當初鎮上的人可都知道,這布帛是秦氏醫館和仁義堂一起做出來的,不管怎麼樣他們都脫不了干係,說不定就是同夥呢!只不過秦氏醫館比較有後臺而已。

所以大家更願意來仁義堂看看身體,因為這事兒,仁義堂倒是忙得不可開交

和李瑩交好的小姐妹們也非常慶幸,因為從前和李瑩交好,沒好意思去買齊家的布帛,現在就慶幸,還好沒去買!不然的話,哭都沒地兒找去!

當然,這事兒還沒完呢!李致遠和織辦造的人把酒言歡,交好了關係之後,李致遠就開始試探著了。

若是齊家的布不行,那他們李家的呢?

以前的時候,李致遠家中也是做過皇商的,但是小皇帝上臺之後,就沒有了這個後臺關係,這皇商的事情當然也只能作罷。

但是因為曾經做過,他們清楚的知道這其中有多少的貓膩和油水,這就是個香餑餑,大家都爭著搶著想要做呢!

故而李致遠費心力討好了織辦造的官員,酒足飯飽之後,就提出了。

齊家的布不行,那李家的呢?

他們李家也研究了一款新的布帛,雖然說香味沒有齊家的持久,但是絕對無害!而且還有多種香型可以選擇!

織辦造顯得有些為難,這種事情都已經出過一次了,他們難免會害怕再出第二次,所以猶豫著沒有答應。

李致遠倒也不逼迫,最終說來說去,讓織辦造帶一批布回去,給宮中貴人們看看,若是貴人們喜歡,那就這樣定下來了。

李致遠做生意很有頭腦,就趁著齊家倒臺的時候,順著杆子往上爬,之前他們家的布帛還一直沒有曝光,就是在瞪著這時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