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孔來與王子祀(第1/2頁)
章節報錯
隨後,楚雲逍瞧了瞧王殿上的大臣們,想了片刻。目光如炬的說道:“這只是其一,其二便是本王想跟諸位商量一件事,聽聽你們意見如何?”
“臣,有話說!”昨日那個老臣又邁前一步,雙手拱於前說道。
“王上是想說昨日之事?”
“怎麼?昨日你跟本王說的話,難道不能在這些大臣面前再說一遍?”楚雲逍有些好奇。
“臣想說的是,如今歲國的形勢還不明朗,昨日的奏疏還有點偏頗,不易在大臣們面前說出來,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爭議。”
“孔來!本王記得你是不怕這些的,三朝元老,年過八旬,難道還怕朝堂上的議論?還是你有些話藏著掖著不肯說,讓本王猜悶呢?”楚雲逍有些不耐煩,他從一開始就從未聽過這些老臣的建議,身為禪讓的楚雲逍,一直骨子裡有種江湖氣,對諸等倚老賣老的先臣,他不想理會。
而孔來雖然年過八旬,但是自小習得一種《延龜壽》的拳法,此拳法吸納百川,更能延年益壽,現在為止劈叉下腰對於孔來來說,依然簡單的很。早在前幾十年,孔來的智慧才幹都是響噹噹的,且出謀劃策,殺伐果斷,戰場排程是樣樣精通,兵法文辭更是包攬世間萬物,乃至歲涯的父親與阿率桑的父親對於他也有些戰戰兢兢。
只是最近這幾十年,他逐漸地將身態放低,也逐漸隱沒於天下,如果不是這次的事件,估計孔來在吐蕃會一直無人問津。
楚雲逍笑了笑:“孔大人,最近三十年無話可說,每日早朝也是聽之任之,從未主動獻策過,如今這件事讓孔大人這麼看中,難道不應該在群臣面前說說?”
孔來身體輕微晃動為了下,雖說年過八旬,身體依然硬朗,但是人的身體條件自然一年不如一年,長時間的站立,也讓他有些吃力。
“王上,老臣之意,王上應該明白!”他的意思很透徹,就連在最前面站著的楚祀也懂,孔來的話就是在點明這件事說出來定會走漏風聲,說白了還是怕朝堂之上有歲國的細作。
而楚雲逍對王殿上的群臣雖說不是太過了解,但是他相信在座的應該沒有背叛自己的人,如果有背叛的,吐蕃現在的局勢早就讓某些人跳出來了,所以他堅信孔來的擔憂就是子虛烏有。
他將冕旒撥開看著孔來疑惑的問道:“孔大人莫是怕了某些人?認為某些人會將此事散出去?”
楚雲逍帶有嘲諷的話問著,讓所有大臣都有些不解,互相議論紛紛,更有甚者已經猜到了其中一二,上前一步側過身對孔來說道:“孔大人,你此話何意?難道你認為在王殿之上的這些臣子,有奸細?有細作?”
突如其來的問話,讓孔來措手不及,連忙叩首道:“既然王上如此放心,如此相信自己的臣子,那老臣也就無慮了。”說罷,緩慢的退到了佇列之中。
“好啦好啦!孔大人的話也不是不對,他對吐蕃的忠誠有目共睹,對這些事情的猜疑也屬正常,這件事其實也大可不必這麼謹小慎微,歲國
的二皇子去了汴京城,本王認為大家都知道。”
聽到歲國二皇子去了汴京城,朝堂上有的人很驚訝,有的人很正常,看來還是有部分人不知道此事的。
“而孔大人的意思就是向汴京城發動攻擊,挾持二皇子逼迫歲國於吐蕃達成結盟,從而打壓荒蕪。期初這件事昨日在王殿上,本王考慮再三,有些不妥,但是還要聽取大家的意見,諸位愛卿可有什麼疑惑?或者說有什麼見解?”
聽罷,一位大臣站了出來行禮後說道:“王上,這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這天下人都知道歲涯有心讓歲醒做太子,如果將其挾持,不為是件百利無害的事情,既能讓歲國對吐蕃產生恐懼,又能促使歲國於吐蕃的結盟,這樣一來歲吐聯盟,荒蕪即可破之!”
楚雲逍點了點頭,眼神轉向其他大臣。
“臣,不予苟同,挾持二皇子雖說是好事,但攻打汴京城這一件事上就很難辦,難道歲涯會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兒子被人挾持,如果大軍壓上,吐蕃又如何自保,到那時被其反攻又當如何?還請王上三思而斷!”
“臣附議,這件事還需從長計議,一旦這個二皇子真的是歲涯的太子,那麼他會勢必助力汴京城,打不打得過另說,如果荒蕪趁機分一杯羹,透過此事與歲國聯手,那麼吐蕃的境地便岌岌可危,還請王上三思。”
聽了兩名大臣的話,楚雲逍若有所思,剛要說話,孔來再次上前拱手行禮後說道:“諸位考慮的甚是,但是歲國的二皇子初來乍到汴京城,未必一定要用武力解決,兵不血刃於內部才是重中之重,如果諸位一味的怕事,那麼吐蕃怎能有光明的未來,暫且不說歲涯的反應,像剛才那位大臣說的那樣,荒蕪會趁機分一杯羹一起攻打吐蕃,難道他們就不怕腹背受敵,老臣大膽猜測,根據荒蕪此時此刻的實力,他完全可以坐岸觀火,無需動用兵力。”
“至於歲涯會不會派兵援助,倘若真的無法瓦解他們內部導致了戰爭,歲涯難道就不怕出兵相助,被荒蕪偷襲後側?所以王上,臣建議此事必須立刻執行,如果等到二皇子站住腳跟,立足於汴京城,那麼什麼都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