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大同集》居然是嶄新的書封,上面的墨跡似乎都是剛剛被晾乾,難道是剛寫的?!

“劉郡丞,這是使君抄錄的?”吳胤忍不住問道。

“沒錯,是大人親筆所寫。”劉立陶將這一冊《大同集》交到了吳胤的手中,“別駕請觀,下官還有事要處理,便先行告退了。”

“多謝。”吳胤向劉立陶道了聲謝,便關閉了房門,小心翼翼地雙手捧著這冊《大同集》來到了桌案前。

“哎,是我想多了,《大同集》這樣珍貴的典籍,就算使君肯借我觀看,也不會將原本給我啊,就是不知是哪個版本的《大同集》,與真正的原版有沒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吳胤調整了一下情緒,看著封面上的《大同集》三個字,又不由感慨道,“這三個字與洪武天王手中的初本筆跡好像,真的是太像了。

“看來使君手裡的應該是初本的臨摹版,而且看著筆跡,想來使君平日裡也時常會臨摹,學習這種飄逸的筆跡。”

當初洪武天王橫空出世,《大同集》也隨之風靡天下。

在那些年裡被傳抄過不知多少次,版本自然也多有不同,筆跡也是千奇百怪。

初本以及初本的臨摹版都是少之又少的珍品。

吳胤手裡的殘篇,則是珍品裡的珍品——是最初崔恆交給洪富貴的那一本《大同集》的殘篇!

因此,他才會認為崔恆手裡的不會是初本。

初本早就殘缺了。

根本就沒有全篇。

可是,吳胤越看這冊剛抄錄好的《大同集》就越感覺不對勁,嘴裡喃喃低語道:“好像,怎麼會這麼像,甚至都有些不像是臨摹了啊!”

他臨摹《大同集》上的筆跡已經臨摹了二十年。

每天都堅持,從未停歇。

雖然他依舊感覺自己沒有達到其中韻味,但已經對這種筆跡熟悉到了極點。

閉上眼睛都能瞬間在腦海中浮現出這種筆跡的所有細節來。

就算臨摹的筆跡再像,他都能很快判斷出這不是真跡,而是臨摹。

“太像了,真的是太像了,兩者簡直就是一模一樣,這運筆落筆的特徵,這些細節,居然,居然完全一樣?!”

吳胤震驚到了極點,直接站了起來。

他難以置信得望著桌案上這冊崔恆剛剛抄錄的《大同集》,臉上都是不可思議的表情。

這根本不像是抄錄的臨摹版,簡直就是真跡的重現!

“怎麼可能,現在距今問世已有近三百年的時光,作者應該早就去世了。”吳胤閉著眼睛搖了搖頭,打算把這個念頭甩出去。

可他只要一睜眼,看到這冊《大同集》上的文字,立刻就會不由自主地把這些文字,跟自己腦海裡無比熟悉的筆跡進行對應。

理智告訴他,這就是真跡無疑。

“不,不對!”吳胤忽然一個激靈,他想到了一件事情,“傳聞《大同集》是洪武天王年幼時誤入仙山,得仙家傳授的救世之法。

“雖然這個說法一直來並沒有多少人相信,只是覺得是作者不想透露身份,可如果這是真的呢,如果寫《大同集》的真的不是凡人呢?”

他抬頭看向魯郡太守官署的方向,口中喃喃道:“我這一路走來,無論是下方各縣,還是來到郡城,都有許多百姓在說崔使君是活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