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站在原地思考了一會的陳玄鶴,遲遲沒有思慮的陳玄鶴回到了自己的府邸的書房。

回到府邸後,陳玄鶴找到了伺候她的丫鬟,指揮她拿來紙筆。

拿來紙筆後,陳玄鶴一邊思考,一邊在紙上,揮灑自己的想法。

如此,憑藉著前世陳玄鶴的見識與思維,一個個想法被陳玄鶴想出來在紙上。

一張、兩張、三張、給陳玄鶴寫滿了十張紙。

寫滿十張紙後,陳玄鶴拿起十張紙一一翻看。

翻看的時候,陳玄鶴嘴裡小聲嘟囔著:“不行,不適合、不完美。”

很快十張紙紙上的想法,很快被陳玄鶴推翻。

這些家規想法雖然很不錯,很前衛創新,但根本不適合現在的陳氏。

就這樣,日月輪轉,星光斗轉,三天時間很快悄然滑過。

這三天,陳玄鶴除了吃飯喝水,就是不停的寫想法,然後不停的推翻。

現在陳玄鶴的書房地面上,堆滿了層層疊疊無法下腳的紙頁。

這些紙頁上有千萬個被陳玄鶴想到又排除的想法。

經過這層層篩選,最後陳玄鶴軒選出了最適合陳家的“族規”

說是族規,其實也不算族規,應該算是獎勵機制。

至於,族規,這個東西,是陳玄鶴愚昧了

陳氏族規一直都在,只是陳玄鶴第一開始沒有發現。

在書房的第二天思考陳氏族規時,陳玄鶴髮現出了自己的愚昧。

當時陳玄鶴不斷推翻自己寫好的想法時,迷茫了,族規到底是什麼。

是獎罰機制嗎?很顯然不是。

既然不是,那族規到底是什麼?有什麼意義。

就這樣陳玄鶴陷入了思考和迷茫中。

終於在第二天的凌晨時分,陳玄鶴悟了。

族規的意義就是規範子孫後嗣的準則。

可陳氏規範子孫後嗣的準則不早就有了嗎?

護幼念族,尊老愛幼。

互扶興族,互幫互助。

不辜祖先,不負後輩,便是不因為自己的私慾,而辜負他人。

陳氏的族訓便是另外一個意義的族規。

想到此處,陳玄鶴領悟了,怪不得當時陳守業會不回答自己的問題。

族規一直都在,那就是族訓。

既然有就沒必要再立,沒有必要再立,陳守業自然沒有辦法回答陳玄鶴。

也難怪陳守業不回答陳玄鶴。

不過陳玄鶴他不知道的是,陳守業並沒有想那麼多,他不回答陳玄鶴只是想磨礪一下他。

至於陳玄鶴腦補的這些,陳守業他從未想過。

不過這一切的一切陳玄鶴都不知道。

當時在思考的陳玄鶴陷入在了新的思考中

雖然族規有了,不需要他畫蛇添足。

但獎罰制度可以定下,陳氏以後的發展方向可以定下。

如此,陳玄鶴再紙上再次塗塗畫畫,又折騰了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