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委屈,很無力。

判斷一個人愛不愛自己。

最基本的標準,是自己能不能感覺到溫暖,這中間不影響你討厭他。

判斷你愛不愛對方。

最基本的標準,是自己會不會為他而感到雀躍,哪怕對方是在欺騙。

在上一段感情上,陳佳音不是一個好女人,甚至分手都是閨蜜提的。

而凡是如此的人。

不是不愛,是真的不夠愛。

她愛的還是自己,包括此時面對二木的自我感動,自以為是的委屈。

她和蘇澤臭味相投。

而所謂三觀不正,只是站在大眾的視角看而已,但其實何為正和負。

從一開始,蘇澤就站在了大眾的對立面,他的所思所想和大眾不同。

塵世間只有立場,沒有對錯。

華夏人覺得三觀不正的事情,英國人覺得對,那到底哪個是對和錯。

所以蘇澤不怕被人罵三觀不正,因為立場不一樣,所思所想不一樣。

就像華夏人罵倭寇。

沒有什麼是天生的,只是立場不同,而立場這東西…是可以變的。

就像小時候本國文化讓你罵鬼子,長大後因為倭寇文化,又讓你被別人罵二鬼子,這種人就是活該被罵。

人類是一種群居動物,如今又立場分明,你是男人,非要去上女廁。

你不被打,誰被打。

而剖析起來,你只是想上廁所,就近進去了,上個廁所又有什麼錯。

有錯嗎?

其實沒有所謂真正對和錯。

但誰站在人民的對立面,誰就是人民的公敵,這句話說的就是立場。

就像華夏的包容性,這句話其實很雙標,因為它只會包容友方人員。

它的包容是對朋友,是對自己人,這句口號,並不適用全球所有人。

這才是華夏的包容性。

而不是無端忍讓任何外國人。

就像蘇澤以前,對明目張膽,左擁右抱的男人,也會貼上三觀不正。

屠龍少年終成惡龍…

他現在,站在了曾經自己的對立面,而且還遊蕩於大眾的世界裡。

所以蘇澤被罵,是活該…

他應該去允許花心的地方,而在不允許地方,就要做好被罵的準備。

所以蘇澤不怕被罵。

難道他罵我,我就一定是錯的,他一定是對嗎,只是立場不同罷了。

殺人就是錯。

是因為幾十億人都覺得錯。

而活在這幾十億人的世界裡,所有人應該明白,這裡的規則和立場。

而所謂“穿衣自由”和“穿和服被罵”,其實就是因為沒有尊重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