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這麼玩陰謀詭計,蘇澤其實並不想上套,但又有些相信蕭幼南。

因為這部劇,一開始就是蕭幼南主導的,當時她還是原來的小主管。

賀冰洋知道後,順理成章的給她升職加薪,讓她全權作為影業代表。

這部劇目前真的變成了大咖,華鴻是立項單位,這部劇由華鴻製作。

但其實走到現在,華鴻已經從這部劇上面掙了錢,只要拍出來即可。

相當於華鴻是個打工仔,只是因為蕭幼南看好,影業也決定投一筆。

可如果要買資訊網路獨播版權的話,這…萬一賠了錢可怎麼辦呢。

製造是華鴻,可版權不在華鴻手裡,版權…早就被騰訊給買走了。

他們想影視化。

華鴻也想拍。

好,那就合作一起做。

這就是資本力量,等華鴻以後有了錢,蘇澤也要全國各地買版權庫。

我不拍,也要先佔著。

反正買的時候便宜。

遇到好的,那是真掙錢啊。

專案合作到現在,華鴻勉強回本,可騰訊靠著版權已經掙了幾千萬。

他喵的,還沒開機呢。

廣告、資訊網路版權、海外版權,這些收入,又能進騰訊的腰包裡。

拉下水的幾個投資方,都找了下家背風險,唯獨華鴻是實打實拿錢。

畢竟…是華鴻帶頭製作。

錢只是給騰訊,到時候還需要還回來,具體要看製作成本能花多少。

現在還沒有回本,如果又要買資訊網路獨播權,起碼幾千萬的支出。

雖然說按照30%的投資比例,獨播權上面,華鴻還能撈一千萬回來。

可,林林總總算下來。

這部劇,華鴻要虧五千萬。

能不能靠電視劇回本,完全要看網路獨播權能給影片平臺盈利多少。

“你信我,能火。”

見蘇澤陷入猶豫,甚至問了一句廢話,蕭幼南本來就是在最後爭取。

影業並不準備碰獨播權,因為真正說起來,還是不太信任華鴻科技。

雖然同屬一個公司,但親兄弟還明算賬呢,更何況是兩種不同領域。

什麼叫企業集團。

企業集團就是帶領各個集團公司,華鴻未來旗下的影業、咖旗、鴻科技、鴻生物、鴻金融等都是集團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