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我過幾天回去。”

“呂宋的事情,馬上忙完。”

蘇澤澹澹回了寧月兒一個訊息,等了幾分鐘,對方都沒有回覆過來。

趕巧了,唐偉之前都在往西開,沒有多久勞斯來斯便來到了廣渠路。

蘇澤看了眼葉依檸的微信,回覆了個在工作,又找到了蕭幼南號碼。

今天星期六,照例休息。

不過,華鴻集團各個方面都發展的不錯,這個休息福利自然不可能。

像方怡這種總裁,從成立華鴻到現在,好像也就休息了半天的時間。

對於很多創業的人來說,ceo和總裁大部分情況下,都是說一個人。

不過職稱架構這玩意兒,本來就不是死的,也沒有所謂的硬性要求。

如果華鴻重新發明一套。

大廚是老大,二廚是老二。

只要不用國家領導班子那些職稱,這玩意不犯法,也沒人去管制你。

有很多公司為了提高凝聚力,也發明了很多,自己內部的職位名稱。

三個月前,他的公司簡單到只有四個人,他、喬芸、方怡、劉文博。

平臺很重要…

他只是一個大專畢業生。

喬芸只是一個銀行員工。

方怡因為生育丟了幾年的工作,劉文博只是一個剛回國不久的海龜。

時勢造英雄,平臺造成功。

蕭何、周勃、樊會、夏侯嬰…

別看蘇澤沒有認真上過一天班,可他對於劉文博等人來說,不單單隻給錢那麼簡單,彷彿是給了一種精神。

給集團不斷指引著方向。

他的方向,來源於系統的先機性,別人把握不好的方向,他能把握。

這裡的把握不是指成功率,而是指失敗率,降低失敗…那就是成功。

就像蘇澤不知道集團這輛車能走到何處,但他很清楚油量還有多少。

很多老闆窮其一生都做不到這一點,而這…只是蘇澤的起點而已。

系統是外掛。

不是表面上聽聽那麼簡單。

能不能利用周邊的一切,換取自己的生機,是每個人原本應該有的。

像是利用新冠狀病毒。

那都是最最最最下策之舉。

但蘇澤不能不準備。

大道誰都喜歡走,但窺伺小道的準備,蘇澤覺得自己也應該要擁有。

劉邦貴為漢高祖。

可他一生受到的屈辱數不勝數,不謂苦不可謂甜,人活著本就不易。

陽謀和陰謀,都要有。

起碼身處蘇澤目前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