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的是方便管理家族資產。

不過蘇澤後來想了想,可能他這輩送顧菲妍最貴跑車,也就這輛了。

也讓她名下有點東西吧…

以公司的名義買車能抵扣16%的增值稅,還能抵扣25%企業所得稅。

那些加油、保養、過路過橋的發票,還可以抵稅,這是國家福利。

公司房子,是同樣的道理。

他成立蘇喬最主要的原因,第一是資產管理,可以幫他管理這一些。

且不想和華鴻牽扯的太狠,不利於股權架構,也比較影響華鴻的賬。

第二是,不限購!

用公司的名義無論是買房還是買車,都是不限購的,唯一的壞處在於要交房產稅,每年都需要繳納1.2%。

拿梵悅108的房子舉例,總價1億1千萬,每年都要交132萬的房產稅。

別的不說,真到了向國家繳稅時,每年蘇喬蘇黎兩家公司的房產稅。

最少要向國家繳納2千萬,而這部分賬完全可以依靠稅務規劃降低。

不過他是有系統的人。

除非有一天餘額到了警戒線,或者系統離他而去,再考慮也不遲的。

現在蘇澤唯一避過的稅,就是像他開的車,以及住過的每一套房子。

按說法就是“研究支出”。

例如蘇喬名下的法拉利F8,交給蘇澤這位工程師,試一試車好不好駕駛,品控怎麼樣,車到底好開不好開。

這樣避掉了個人所得稅等,不然真被有關部門查,他們是違法經營。

不這樣做屬於公車私用,企業賬面不通順,民企賬務混亂這是大忌。

不單單對企業,對蘇澤也是。

蘇澤每天快快樂樂的,殊不知他用一輛車,蘇喬員工為此要搭架構,又是弄資質公司,又是弄汽貿公司。

這樣才能合理的讓他用車,還可以避一部分稅,畢竟這稅給的太冤。

蘇澤也不是傻子,該交的稅交,什麼也不做就給國家錢不是他性格。

蘇喬大部分營收,就是來自蘇澤的裝置使用,房產租用這部分費用。

相當於左手換右手,蘇喬才是蘇澤最賠錢的公司,真實營收非常少。

但沒辦法…

誰讓國家限購,又稅這麼高。

其實開了公司以後,蘇澤才明白共同富裕的偉大,就是效果有些慢。

華夏就是在走金字塔,下方的人很少交稅,甚至收入低壓根不交稅。

可上層富豪,稅收賊拉拉多。

按這種速度,蘇澤預計等真正繳稅的時候,他所有公司加在一起後。

最少一年繳納稅收1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