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時小姐過來公司就好。”

對於顧菲妍對她的稱呼,方怡沒有接話,也沒真去當場糾正什麼。

這算是完成了蘇澤提的事情,方怡收回目光,重新帶著笑意看去。

“方總。”

“集團公司架構我看了,不錯…有沒有一個章程,什麼時候成立。”

聽及詢問,方怡早知蘇澤會問這個問題,倒是保持平常的笑道:

“預計10月份,馬上了。”

“這樣也方便工作一些。”

目前,華鴻擁有控股子公司13家,參與投資8家, 正在協商11家。

包括3家分公司,辦事處16地, 自主公司6家, 省重點實驗室2個。

至於合作的機構,先不提。

成立集團,已經迫在眉睫。

不然方怡統籌起來很難受。

這是華鴻短短月餘來燒掉160億的成果,可以擁有的也就這麼多。

現在華鴻,依舊是那些大帝國下面的蝦米,但終歸是把小字給去了。

這個結果蘇澤感覺沒什麼不妥,畢竟劉文博也並非什麼大尾巴狼。

恰恰相反。

劉文博負責的專案,在囊括前沿性的前提下,還是以利益為核心。

這也是蘇澤要娛樂版塊,劉文博抵抗了下,又被方怡力挺的原因。

劉文博看的是利益,可是娛樂板塊又具有一定的作用,並非虛幻。

既然蘇澤有信心,方怡又力挺,劉文博索性沒有再插手這一板塊。

基於蘇澤的核心,劉文博的想法大概是,金融板塊徹底讓給方怡。

他則注重科研前沿領域,佈局科技創新企業,打造核心技術壁壘。

為集團創造有力的科技支援,打造屬於華鴻以及華夏的科研成果。

這不是劉文博的優勢,但集團需要藉助的是,他對於金融的眼光。

助理華夏科研的前提,是完備華鴻技術載荷,及形成科技源包圍。

以蔣亞楠和賀冰洋為首的子公司領導人到了華鴻總部,崔助理提醒。

崔助理是方怡的行政助理,協助方怡開展經營管理工作,不是秘書。

她看著不到三十,一頭職場髮型,給人一種成熟,又很開朗的感覺。

“菲妍,你先在這邊等著。”

“要不你就先回去。”

準備起身去會議室,考慮到第一次見面,可能要交代的事情不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