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翼。

初聽到這個名字之際,溫宜廷心中的一團亂麻還未曾解開。

他心目中的父親是自己素來謙和儒雅的養父,包括身為教師的母親也讓他像是從小就生長在象牙塔中,初入社會時甚至還有一種懵懂的不習慣。但單就家庭的概念中,父親似乎理應是成熟穩重,承受重擔的角色。

只是趙翼全然不同。

說出這個名字後的溫母彷彿暫時迴歸了理智,變得更像一個普通的人,終於憑藉自己認出了眼前是自己的孩子——雖然真正的原理可能在於這之前溫宜廷無數次鍥而不捨的辯解,也終於在她已然混亂的大腦裡留下了深深的印記。

根據她的說法,趙翼是一個很特殊的人。對一個迷茫的單純女孩,他是一個具有的吸引力的成熟男人,竟還能同時帶著少年般的瀟灑。

一個複雜的謎團,也是一個忠實的幫手。

一次偶然的幫助讓他們相遇,比起老練而不太熱衷的趙翼,年輕女孩的初戀總是熱切而真誠,而除了在男方對另一種特殊現狀一無所知的情況下,趙翼因一如既往的“工作調動理由”突然分手離開,這個人在那個已經老去的女孩眼裡永遠是一個近乎完美的男友。

但溫宜廷不懂,覺得匪夷所思,只是為了讓沉醉於回憶中的親生母親安心而故作附和的狀態,心裡萌生的卻是惱怒和怨念——無論以前,還是現在。

惱的不是缺少作為,對自己的人生沒有規劃而導致這樣悲慘下場的母親——多年間斷見證的慘狀已經讓他很難對這個孤苦悲慼的中年婦人產生任何負面的反饋,就像面對一個手腳全無的殘疾人,無論他或她怎樣因痛苦而嚎叫,都很難產生悲哀以外的情感。

事件中令人不解的另一方,是突然離開的趙翼。

他的離去間接導致了一切災難的發生,雖然按照母親仍舊帶著辯白的說法,這個男人對事實一無所知,離開只是工作使然,但結果和誘因確實如此。

當然,現在的疑惑更清晰明瞭,當初的他不清楚這個男人究竟是什麼意思,工作調職究竟是不是謊言,而現在趙翼自己說了離開只是一種如同旅途中及時落宿或抽身的習慣。

雖然很難想象,但這確實是一種獨特的生活方式,能夠解釋得通。

“所以你是因為這個,才有了想要接觸他的決心。”梁安捋清了現狀,“然後又因為某種原因決定透過這樣特殊的情境,瞭解乃至伺機報復他?這個原因在於……”

“我現在回想起來,一開始我就被算計了。”溫宜廷苦笑了一聲,“什麼實驗,什麼小型社會,以現在社會的道德標準,能獲批做出這檔子事還牽扯到孩子簡直狗屁不通。”

梁安咂了咂嘴,只覺得這位想的也許比他想得還多,考量的步驟並沒有少。

只是他面對的人給出了更多、更全面的理由。

甚至足以讓考慮如此詳盡周全的溫宜廷從一開始就信以為真,選擇和未知的人小範圍合作,直至意識到聯絡斷絕,自己混跡在人群中,是一個不得不繼續應付情況的穩定劑,也是一個處境尷尬的“內鬼”。

……或者按照梁安更加嚴謹的角度來講,應該屬於內鬼之一。

“我後來開始找趙翼。我剛開始自己去試探著實地問問,但也沒有結果。後來沒那麼多閒工夫,就大概僱了幾個人在網上找找看,以其他藉口尋找一個叫趙翼的人。”

“什麼藉口?”既然他都這樣提了,梁安也就隨口一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