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時,季青臨便瞧見一個鬼鬼祟祟的熟悉身影,躲在玉清宮拐角處,探出一顆惶恐的腦袋,登時忍俊不禁,“放心吧,他沒來。”

那年輕道士如釋重負,走了出來。

守門的道士們見到是他來了,心下俱是大驚,沒想到掌教竟會讓他親自下山迎接兩位客人,連忙躬身行禮,齊聲恭敬道:“師叔祖!”

被眾道士齊聲稱呼“師叔祖”的年輕道士,姓洪,名洗象,看上去雖是不到而立之年的年輕樣子,輩分卻已和武當山上的玉柱峰一般高了。

五歲那年,洪洗象被上一代武當掌教帶上山,收為閉關弟子。

從此,這一代掌教王重樓便多了一位小師弟。

這位喜歡倒騎青牛的年輕師叔祖,輩分雖高,卻從不擺什麼架子,待人隨和,在武當山一眾後輩中口碑極好,人人都贊他脾氣極好,學問極深,風雅極妙。

曾有一位香客,並不知洪洗象是武當師叔祖級的人物,全然將他當成了一個普通的小道士,讓他給自己背行李,這位年輕的師叔祖竟絲毫不惱,笑吟吟地將這位香客的行李背上了山頂。

事後,眾多後輩為他鳴不平,年輕師叔祖一笑置之,灑然道:“他是我們武當的香客,為他背一背行李,應該的。”

在武當山上後輩無數的洪洗象走到季青臨身前,仍是四處張望,朝季青臨拋了一個你知我知天地都不知道的眼神:“他真的沒來?”

季青臨回丟過去一個眼神:“真的。我就不明白了……你一個立志要做天下第一的人,怕他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膏粱子弟做什麼?”

這位武當山的年輕師叔祖再還一個眼神:“沒來就好,沒來就好……對了,那個帶了沒?上本看膩了。”

季青臨白了他一眼:“出息。”

……

倆人眉來眼去,看得旁觀的眾人一臉茫然,不知道這哥倆葫蘆裡賣得到底是什麼藥。

不過在眾道士們的眼中,無論洪洗象做什麼,都會令他們由衷敬佩,看明白了固然是高人風範,看不明白,那也是天機不可洩露,真人不露相……

最終,在眾道士們疑惑而又敬佩的神情中,他們的年輕師叔祖轉身瀟灑前行,一身道不盡的出塵之氣,帶著季青臨和老黃拾階而上武當山。

他們不知道的是,當三人到了一處僻靜地方,在他們心目中僅次於仙人一指斷滄瀾的掌教王重樓的那位年輕師叔祖,所做第一件事,就是轉過身來,向季青臨索要了一本新的帶圖禁書。

洪洗象接過此書,粗略瀏覽一番,登時面紅耳赤,心如脫兔,忙自懷中取出一卷封皮是《靈源大道歌》的道教典籍,將封皮揭下,貼在這本新的帶圖禁書上。

武當山的道士們恐怕怎麼也想不到,這位被掌教王重樓讚譽一句“天下武學和道統都將一肩當之”的年輕師叔祖,每日行走坐臥吃喝拉撒都不離手的道教典籍,“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

PS:感謝書友“指尖泡沫”的兩張月票!

感謝書友“木華1993”的兩張月票!

感謝書友“20200804213438768”的兩張月票!

感謝書友“斷橋煙雨”的4張月票!

睡了,還有一章睡醒了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