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青海往事·情愫如潮隨月漲(楔子)(第2/2頁)
章節報錯
“或許你可以再試試。”少女面無表情地說著,也不為上官住把劍拿去感到緊張了。
“對了,還不知道姑娘你的芳名呢。”上官住把劍遞還給少女。
“不知道了。”少女接過劍,拿到另一邊放下,“提起來都是些傷心事,我也就不想提了。你們願意怎麼稱呼,就怎麼稱呼吧。不過,我有一事相求。”
“請說,你儘管說。”
“我就在這留下,可以嗎?我實在不知道,還能去哪裡了。”少女站起來——她是那樣的高挑。
“沒問題。說不定師父還會一些佉盧文,能幫你翻譯翻譯書上的字呢!”說到這裡,上官住有些興奮了。
“你說的師父,是什麼人?”
“海心山,海道子的名號你可曾聽說過?反正,在中土的大明國可是人盡皆知的。師父可是武學宗師,天下數一數二的絕頂高手,惡人都懼他憚他。這次就是去刺殺一個貪官回來的途中,遇見了你,見你昏迷了,就把你帶回這海心宮中,給你問診煎藥,你才醒過來。說實在的,可是師父他老人家救了你。”
“想必,你師父還會醫術?”
談到師父,上官住眼睛裡就泛出了光,忍不住地誇誇其談了:“豈止是醫術。師父可是得道高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什麼奇門遁甲,五行八卦,乃至琴棋書畫,詩詞曲賦,就連鬥雞賽馬,骰子牌九……”
“你先打住!”見上官住口若懸河的樣貌,少女竟破涕為笑了,連忙打斷他,“改天,帶我拜訪尊師,怎麼樣?”
“好極,好極。”上官住擦了擦嘴角的唾沫,思忖著還說些什麼的時候,卻聽見了師兄公孫俍的呼喊聲。
“阿住!你在這裡!啊……這位姑娘也在啊。”公孫俍挑著燈籠前來,見二人在一起,有些吃驚。
“這位是?”少女有些疑惑。
“這是我的大師兄,公孫俍。就是我們一起把你從沙丘馱回來的。”上官住介紹著。
“多謝少俠救命之恩。”少女對公孫俍行了個禮。
公孫俍對少女笑笑,回了個禮,轉過頭對上官住說:“師弟,我正找你。師父煎好了這位姑娘晚間的藥,本來想讓你給送去,卻找不到你,就讓我來尋你。藥我放在姑娘的客房中了,師父交代,姑娘的身子可得再調理十天半月。這個時辰,差不多該回去歇息了。”
“明白了。”上官住答應著師兄,又轉過頭問少女,“要不,今天就歇息去。”
少女笑著答應了——畢竟正值青春,天大的煩心事,也抵不過身邊人的笑臉相迎。公孫俍挑著燈在前,上官住扶著少女跟在後面,回到了房間。辭別了師兄弟二人,少女便喝了藥,鎖門熄燈,美美地睡去了。
海心宮中,少女在海道子的藥方調理下,身體漸漸復元,情緒也日漸高漲,上官住則理所當然地照料起了她。除卻每日給獨居的少女送去三餐外,上官住還自作主張似地一天三次陪她在山上宮觀裡面,或是海灘邊散心,並一點一點教起她一些基礎的武功招式。這樣一來,他們倆在相處中也就一天勝過一天的溫情了。
一月時光,匆匆而過,万俟俊和司空佐已經拜在海道子門下,成了這一代宗師的兩個小弟子。一個早晨,上官住正熬好粥,打算給少女送去,剛端起托盤,只見公孫俍推門而入,直言不諱地問:“師弟,那姑娘,近來如何?”
上官住看了看師兄,仍然端起托盤,邊走邊說:“都還不錯,不過我倒想問問師父,願不願意留下她。”
聽師弟這麼說,公孫俍倒是笑了:“這兩日師父還問我來著,那姑娘幾時下山回去。不過,我聽他老人家說的話,像是不願意她走的。”
“噢?”上官住頓時來了興趣,便放下托盤,問道,“這個月我都照顧那姑娘去了,很少給師父請安,也不知道他老人家是什麼意思。不過,師兄為何說師父想留下她?”
“我也不是很清楚。”公孫俍一五一十回答著,“只是師父這些日子給我說,他有一部什麼《五行金丹大旨》,也就是一部共分為五卷的內功秘笈,想要託付給五位弟子一人一卷。如今有了阿俊和阿佐兩個,再加上你我,也只是四個人,正好差那一個。不如你去問問那姑娘,我去問問師父的意思。”
上官住明白了其中緣由,心中不禁竊喜,便打諢般地笑著公孫俍:“師兄,莫不是你迷戀人家姑娘的美貌,想留下她吧。”
“哪裡的話!”公孫俍頓時緊皺眉頭,“當然,她這如花似玉的姑娘留下,我們兄弟在這山上也不至於那樣無聊。”
“哈哈哈,逗你的。”上官住卻放聲笑了,“實不相瞞,人家姑娘早就跟我講過,她就想留下,還想哪天去拜見師父呢!我一會兒就跟她說明,明天就領她去見師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