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萬物皆可貼爆反(第1/2頁)
章節報錯
在日月帝國改變了魂導器的設計思路之後,雖然個性化的魂導器變得越來越少了,但魂導器本身的綜合效能卻在這個過程中大幅度提高。
在標準化的零件大規模生產,並且相應的混導器的圖紙大規模流傳之後,對應的照著圖紙按不就班生產出來的混導器。比起許多天才經過自己的無數的努力思考,設計出來的,給自己量身定做的魂導器還要更加優秀。
這是很正常的事情,個人的力量相比於集體的力量來說終究是有限的。
就好像是21世紀航模愛好者自己設計出來的航模,相比於專業人士設計製造出來的飛機,差距不止是一點半點,就算是雙方能夠調動同等規模的社會資源,設計出來的飛行器之間的差距也是巨大的。
這個世界個人製作出來的魂導器。相比於真正的大規模量產的型別差距已經幾乎拉到了航模和正經的飛行器之間的差距了。
個人自己設計生產的混道器,唯一的優勢大概就是可以量身定製了。而這毫無疑問要犧牲絕大部分的效能。基本上在大多數場景之中都是得不償失的。
也是這種能夠看得見的事實,讓日月帝國逐漸淘汰了個體化的混導器生產模式。原本那種作坊一般的生產模式已經徹底消失了。
現在所有的魂導器都變成了工業品,大量的高階魂導師專門負責設計。然後再重重稽核之後將最終設計定型,在考慮到了成本,製作難度等因素之後,進行大規模量產。
以至於現在在日月帝國與原本相同的價格可以買到效能優秀無數倍的魂導器,如今的這套可以自動合體的鎧甲就是如此。
雖然對標的是四級魂導器,但真要說在實戰之中的效能的話,要說是對魂師的輔助能力的話。這東西比起一整套多件組合在一起的六級魂導器的效果都不會差多少。
畢竟原本的那種一整套的東西也是個人設計出來,而單個人的能力肯定是有限的,在設計的過程中思路受到侷限性,自身的加工能力也有限,許多工業化量產的零件在他們的手中生產出來會非常昂貴以至於不得不放棄使用,導致了效能受到了相當大的限制。
在輸出功率達到了六級的情況下,在實戰之中的效果卻未必能夠比得上這件四級的魂導器。
藍諾目前的魂力比起正常的三環魂石要更強一些。所以操控著身上的這套魂導器也還算是比較自如,在能夠自由操控的情況下,主動的控制身上的魂導器,效果也還算不錯。
特別是對身體靈活程度方面的增強。這套裝備可以根據人的精神來調整自身的運動狀況。也就是說控制起來和操控自己的身體沒什麼區別。
只是說這套機甲上面還有這幾個插槽並沒有進行設計,就是為他來安放外接的武器系統的了。
“考慮到了一些個性化的需求。這套裝置還是有設計一些外接介面的,你可以安裝自己製作的魂導器,也可以在市面上已經設計定型過後的魂導器之中選擇自己需要的,然後作為這套機甲的外設和武器系統進行安裝。
能夠作為外設安裝的不只是武器,防禦裝置也是可以安裝的,我這邊給你準備了不少的庫存,全都裝在了空間戒指裡,你回去可以進行自己的改造。”孔令書又拿過一個空間戒指來。
藍諾並沒有矯情,開啟了空間。發現裡面儲存了相當多的武器。有一些是一次性的火箭彈,一樣的東西,也有可以安裝在身上的魂導炮飛行的翅膀,又或者是發射實體炮彈的武器。聚能魂導炮。
這些都是經過了反覆驗證之後的設計,模組化安裝的同時,效能方面也已經最佳化到了最高的程度,比起個人作坊式生產出來的混導器,不僅成本低了太多所能發揮出來的效能也更加穩定強大。
這其實是必然的,在工業的發展的各種要素都已經齊備的情況下,魂導器還以一種作坊一般的方式生產,本身就已經是落後於時代了。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魂導器如果想要實現變形,或者是實現轉動,並且在這個過程中儘可能的減少摩擦,保持靈活程度,那軸承就是必不可少的零件。
對機械稍有認知的人就能夠理解,軸承是一種多麼重要的機械結構,而魂導師原本的製作方式,是每一個零件,包括外殼,都是依靠著個人的實力進行手工製作的。
甚至他們很少借用外在的工具。大多數時候只需要一把刻刀就可以完成工作,但軸承這種東西對它的結構有所瞭解就能夠知道,如果透過手工進行加工,這東西會有多麼複雜。他需要一個又一個足夠圓潤的滾珠。這東西要用刻刀雕刻出來,需要費多少功夫不用說。每一個滾珠的大小都要一樣,並且足夠光滑,剛好契合軸承的內外兩層,而且每一個軸承的大小都要相差不大,這樣才能夠在一套機械之中穩定運轉,如果這些全都依靠著魂導師手動的話,一件三級魂導器動者就價值上千金幣。也就不難理解了。
畢竟這成本實在是太高了。透過手動雕刻製造出來的軸承。在藍諾看來已經不能被稱之為工業品了,而應該被稱之為藝術品。
而如果實力不高,不是高等級的魂,導師的話,製造這東西誤差是肯定要比機械裝置更大的,又要考慮製作這東西的時間成本,在混導器上面肯定就很少會用到相關結構,用到了也會相當程度的因為誤差而導致效能不佳。
種種的因素積累在一起。就導致了即便是相同等級的魂導器,如今工業化量產的工業品也比以往手工作坊裡打造出來的更加優秀。
即便是最高等級的九級魂導師也必須要承認這一點。就算是他們親自下場進行加工,如果不借用現在的工業體系的話,也很難做到,比如今的量產工業品更優秀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