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如果只是精神寄託的關係,那自然是無所謂的,畢竟每個人都有宗教信仰自由,可如果涉及到了利益,那可就是完全另一種性質了。

修羅神也注意到了藍諾身上匯聚的信仰,這東西對他也是有用的,不過信仰之力這東西,想要剝奪是很麻煩的。指向一個神的信仰,另一個神是無法使用的。

想要使用就必須在對方信徒的眼前,將對方擊敗,這個過程會讓信徒神的信仰崩塌,有一部分人有可能轉信勝利者,就算並沒有改變信仰的人腦海裡也會誕生,勝利者更加強大的觀念,從而讓勝利者得到強化。

毫無疑問,這種神戰剝奪信仰的效率是很低的,相比之下,建立一個自己的神系,讓這些打不過自己的神,告訴他們的信徒,自己也有老大,老大是主神,收集信仰的效率反而更高的多。

這也是神界眾多神明能夠和平相處的重要原因之一,屠殺低階神並不能直接獲得他們的信仰之力,還不如把他們收做小弟,定期收租子來的合適。

藍諾身上是有一點信仰之力,藉著神器,如果匯聚了足夠的信仰,是有可能凝聚神格的,但現在他身上的這點實在是太少了,對修羅神來說,蚊子腿都算不上,最多是對眼前的現象感到了意外。為這根蚊子腿出手,那是肯定不至於的。

……

藍諾這邊,則開始重新規劃自己的道路,本來他其實是想白嫖一個修羅神的傳承,然後慢慢修煉,積攢實力,如果一直能打得過對手,在自己大限將至之前就先不成神,畢竟從這些神一個個都想要把自己的位置傳承出去就能看得出,成神未必是一件好事。

修羅神的傳承,對於藍諾來說,其實就是一道保險,萬一真的碰到對抗不了的敵人,那就把這保險用了,得到修羅神的力量之後,自己在整片大陸上那就是徹底無敵,保底都不會出現生命危險,但也會面臨成神之後的未知約束。

只不過這些都是在他接觸到仰之力之前的計劃,現在計劃趕不上變化快,似乎有比成神。更合適的策略。

收集信仰這東西,藍諾還是比較有心得的,像眾神那樣建立宗教,靠著不斷給信徒洗腦,實在是低階的操作。

這一點從資訊時代開始後大家對宗教逐漸持一種反正不要錢,多少信一點的態度。就能看出來了,想靠著洗腦這種手段來控制一個人,必須得創造出一種像是傳銷一樣的封閉環境,讓被洗腦的人接受不到其他人,才有可能成功,可這樣的封閉化管理,浪費勞動力不說,能夠影響的人也有限,妥妥的,屬於低階操作。

真正的想讓一個人偏聽偏信,固執的堅信一個理念,最好的辦法其實是利用他的傲慢與偏見,挑撥他與其他人爭吵,用自由和政治正確來對懶惰與貪婪進行粉飾,讓這個人主動放棄去學習,放棄去接受更多的與自己意見不同的資訊。

不需要控制,不需要洗腦,這樣的人就像是那些現實中一事無成,卻在電腦上揮舞鍵盤重拳出擊的人一樣,自己給自己完成洗腦,不去學習,並且美其名曰這是自己自由的選擇,是人性的偉大。

想必大家也都很清楚,這樣的例子在現實中屢見不鮮,但這同樣算不得多麼高明的手段,屬於藍諾選擇的下策之一,如果上策不能實現的話,算是備用方案。

至於真正的上策,則是根本不需要去編織謊言,而是被所有人樹立一個星辰大海一般遠大的目標,建立公平公正的規則,帶領著這些人一步步朝著目標邁進,腳踏實地,回頭望去,能看到自己的每一個腳印,用汗水與辛勞,去鍛打一個文明,讓文明中的每一個變數都綻放出自己的璀璨。

這樣即便每個人信奉的都不是自己,而是他們的文明,但只要作為這個文明的引領者,朝著自己制定的目標矢志不渝,踐行自己曾經對著文明許下的每一個承諾,這份信念的力量,就會永遠伴隨著他,而且要比眾神中的任何一個都更加強大。

只不過,想要做到這一點,毫無疑問是需要極大毅力的,要做到人民的表率,像聖人一樣生活,藍諾覺得,自己可能做不到,所以留了下策,作為自己的退路。

聖人不是誰都能當的,和神不一樣,不是有力量就可以成為聖人,他需要的是對理想矢志不渝的追求,認定了目標之後,不論遇到怎樣的困難,都絕不退縮的決心,甚至是為此放棄自己的生命都在所不惜。

藍諾感覺自己多半沒那麼偉大,所以只把自己這上策,作為了一種嘗試,萬一……他能堅持下來呢?畢竟沒誰規定,聖人不可以逗比嘛!

就好比,現代人,也沒人知道,孔子是什麼性格,《論語》是孔子給道上定下的規矩,也不是完全沒有可能性。

就像什麼,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早上打聽到了去你家的路,晚上你就得死。)

子不語,怪力亂神。(孔子沒有說話,用怪力把人打得神志不清。)

孔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我所據,不逾矩。”(30個人才配讓我站起來打,要是40個人我衝上去打一點都不帶猶豫的,要是50個人會被我打的以為遇到了他們的天命,要是60個人在我耳邊說好話,我才能消氣不打了,要是70個人圍攻我,我就能隨心所欲亂殺了。)

藍諾表示,孔聖人都可能是個道上的肌肉壯漢,自己也不是完全不可能成聖的嘛!

【未完待續】

求收藏,求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