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上行行垂楊綠柳,碧湖面泛著青菱黃荇,幾帆小船迎著朝陽緩緩駛向岸邊,天空成群飛燕,湖中幾點戲鴛。 [space]

一架裝飾樸素的馬車在青黃大道上向西北方向行去,馬車的頂端鑲嵌著一顆珠子,仔細看去,赫然是念心驅魔時手中出現過的陽珠,只不過此刻看去,珠子顏色略微顯得暗淡。 [space]

“那就是鴛鴦啊,它們真是美極了!這藍藍的天也好看,念心姐姐、林寶、先生你們快看,天上的雲像不像龍?” [space]

馬車內,李炎透過簾窗一臉興奮的指著天邊,喋喋不休。 [space]

出發已經有好幾個時辰了,他卻樂此不疲,眼睛一瞬也不願意離開外界。 [space]

車內另三人笑而不語。 [space]

“先生,為何要拒絕了老爺夫人的好意?” [space]

念心端坐在內,不解問道。林寶也好奇的等著李白的解說。 [space]

李白輕笑道:“出門在外,一切從簡。太過招搖總歸會惹得一些人眼饞。李老爺李夫人愛子心切,一時忘記炎兒這次是去出家,出家人四大皆空,要帶那麼多物件做甚?即使李夫人他們願意,想必也帶不進去。徒勞而已。” [space]

“這太平盛世、四海昇平的,沒有那麼多賊人吧。再說了,出家人也要吃穿用度,我記得每個廟中的師傅都是精吃妙穿的。” [space]

念心一時無法理解,出門在外,就帶幾套換洗衣裳,自己可以接受,可三少爺錦衣玉食慣了,如何是好? [space]

如果出家人要四大皆空,生活真要過得那麼貧苦,少爺以後的日子該怎麼過啊?他會洗衣服嗎?他肚子餓了怎麼辦?他…… [space]

一系列的問題浮現在唸心心頭,她不禁看向了林寶,表情嚴肅,認真囑咐道:“林寶,以後你要好好照顧三少爺,切莫讓三少爺吃了苦頭。” [space]

李白聞言,不由輕笑的搖了搖頭,不發言語,閉目養神。 [space]

“我曉得了。” [space]

作為李府買來的孩子,李炎的書童,李炎到哪,林寶跟隨。生活的好壞似乎對他來說沒有概念,出生貧苦的他能吃飽飯,不至於捱餓。能穿暖衣,不至於受凍,已經是上天的厚待。 [space]

他本孑然一身,何去何從,在哪裡,要做什麼,他完全不知曉。只是憑著本能,該做什麼就做什麼。 [space]

至於對少爺的情感,林寶總覺得,少爺很可憐,而這個可憐,他又說不上來到底是什麼,或許和自己一樣,是孤獨吧。 [space]

馬車一路經行,排排楊柳倒退,日,已到正午,江南城已遠去。 [space]

入目不遠處,兩行青山對望。連綿起伏,有山,上、不見頂,雲霧遮擋,風光無限。 [space]

“好美啊!”李炎驚歎。 [space]

而在另一處。 [space]

有一青年面向東方在衡山峰、落水澗上閉目盤腿而坐,旁邊瀑布千丈,銀色匹練傾瀉而下,擊打得亂石嘩嘩作響。 [space]

青年一身道袍,五官端正,吐納間似有絲絲精氣流轉,只細聽他吐納的每一次長短聲,都似規律。 [space]

此人就是被濟苦收養的忘塵。自十一年前離開江南城後,他師徒二人來到衡山,認祖歸宗。 [space]

濟苦的師傅,原來是衡山上代掌門的師兄,更是上上代掌門的兒子,只因不滿父親逝去前傳位於上代掌門而不傳位給自己,一氣之下帶著傳宗至寶伏魔劍離開,這一走就是一生。 [space]

後伏魔劍不知去向。 [space]

這代掌門人純陽真人,按輩分,是濟苦的師兄,是忘塵的師伯。 [space]

濟苦將忘塵安置好衡山後,心心念念那一晚在落雲山遇到的樹妖,以防樹妖繼續為惡害人,便獨自一人下山降妖而去。 [space]

三年前,濟苦重傷回到衡山,先向純陽真人分說了一些經歷後,便找到忘塵,傳下衣缽,有修煉典籍法器諸物,同時將江南城李家之事囑託,後不到一月,便坐化歸天。 [space]

忘塵悲從心起,立下誓言:有生之年必要斬殺樹妖,為師傅報仇。 [space]

因此,一改懶散性子,這三年來廢寢忘食修行,奈何心中受到仇恨所限,修的道術越發勇猛精進,道法卻寸步難行。 [space]

不知何故,忘塵呼吸變得紊亂,汗水布上了他的額頭。心思不定間,忘塵睜開了雙眼,重重吐了一口氣。 [space]

“忘塵師弟,下鄉老君殿有弟子來信,信中說懷中村十位村民離奇慘死,死狀如出一轍,他們受村民相求,開壇施法,真發現有鬼物作祟,奈何那裡弟子幾人道行淺薄,嚇傻了兩人。師尊囑我過來邀你一同下山伏魔。” [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