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對教條主義的反擊
章節報錯
劉壆和劉賀,雖然同是皇室宗親,可名字差了一個字,則差之千里。
根據史料的記載,劉壆正是海昏人,生於斯長於斯,但他的封號卻不是海昏侯,而是亳州侯。
亳州,遠在海昏千里之外,一個在現如今九州的徽州省,一個則是在相對偏僻的西南方。
那麼既然海昏侯墓的主人是劉壆,而不是曾經的昌邑王劉賀,那這個墓存在的本身,就是個謎!
“會不會是劉賀的小名也叫劉壆?”林秋緊皺著眉頭。
魏慧茹搖了搖頭道:“不會,劉姓宗親不會起相同的名字,更何況曾經的昌邑王劉賀和亳州侯劉壆還是三代之內的近親。”
“叮!”
正在魏慧茹和林秋一籌莫展之時,系統的一聲提示,響徹林秋的腦海。
“系統貼心小提示:辨別墓主人的身份可採用骨質分離法。”
骨質分離法?
這骨質分離法正是宋代的著名法醫宋慈的《洗冤錄》中記載的一種辨別屍體身份的方式。
可海昏侯墓現在已經暫停挖掘工作,全部原封不動的封閉了起來,難不成身為玉雕師的林秋要鑽進那墓裡頭去不成?
他是玉雕師,可不是法醫和考古學家!
想到這裡,林秋不禁頓起雞皮疙瘩。
可系統的提示音卻再度傳來:“玉石的骨質分離法,可從中提取出磷元素。”
磷元素?
這一下,林秋恍然大悟!
那玉是墓主人生前隨身攜帶,死後也與屍身陪葬在一起,換句話來說當肉體腐朽之後,墓穴之中的磷元素伴隨著屍身的腐朽愈發濃郁,作為靈物的玉(本身可吸納物質的載體),是具有可吸收性的!
也就是說,將玉採下來一塊,打成碎渣後提取殘存在玉中的磷元素,與那曾經早就在亳州發現的劉壆墓中的墓主人提取物對比一下就知道兩個墓中的人到底是不是一個人了!
林秋經過系統這麼一提醒,腦子裡靈光一現道:“亳州的劉壆墓,是哪年發現的?”
魏慧茹緊皺著眉頭,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思索後,才艱難的開口:“上世紀八十年代末。”
“聯絡當地博物館,送來劉壆的毛髮提取物!”
“你要幹什麼?”魏慧茹徹底驚了。
就算是她曾在海外留學,見識過海外多種多樣的考古手段,可也沒能想通林秋想要作什麼。
林秋不禁微微一笑道:“我有辦法搞清楚這兩個墓的墓主人到底是不是一個人。”
魏慧茹大驚,這進度也忒快了點吧?
林秋不過才剛看見這些資料的全部照片,就已經想出對策來辯證了?
“還有,把照片上的這枚玉找到給我,如果我說要砸碎它的一角,用來辨別主人的身份,這樣做有什麼問題嗎?”
魏慧茹再度一愣。
只見她緊咬著嘴唇:“不行!這絕對不行!砸了這塊十分具有學術和考古價值的玉,這對於文化界是一種損失!”
林秋不置可否的聳了聳肩,攤開手道:“那就沒辦法了,不這樣做的話我也無法繼續這個專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