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的議程都進入智腦中心的分析中,尋找最佳答案,這完全是後世很常見的大資料應用,但給楊明遠帶來的遠遠不止這些震撼。

關於如何隱藏裝置?如何合理化使用裝置?如何協同作戰?如何多兵種配合?戰士們都給了很多意見。

當領導層選擇了意見時,這個戰士也被人工智慧系統加了標籤,進行綜合戰鬥素養評分,政治敏感度頻分,科技程度評分,為未來軍隊選擇優秀指揮官,提供一套比較可信的數字評分系統。

2004年1月7日,華夏第一支維和武裝力量,開始一次大拉練,其中包括很多內容,集裝箱遷移,指揮中心遷移,突然遭受襲擊,突然撤離,指揮系統混亂時士兵的反應狀態等等。

戰士在轉移集裝箱上算是最有經驗,批次集裝箱遷移,之前做了很多次預演,大家做起來也十分有序,總是8100個集裝箱在命令下達後。

2小時內搬運至港口,運輸船接到搬運指令後,船隻入港,集裝箱開始搬運。

最後一個集裝箱入港,搬運也即將完成,全部時間緊緊用時2小時25分鐘,這個資料讓劉東也是咋舌。

指揮中心遷移,涉及到很多的部署,戰士們對指揮中心的保護撤離,指揮中心痕跡清理。

直升機運輸,反正整個過程中,指揮官只是一個命令,其他的部署都是隨走隨命令。一次40公里的指揮部遷移緊緊用時35分鐘,部隊也是快速分散,快速集合。

部隊突然遭受襲擊,情況就比較特殊,所有人都是先逃跑,一邊跑一邊組織交叉掩護,撤離中消耗敵軍的戰力,智慧系統也可以給予準確的火力配置計算。

都是透過聲音系統分析,包括幾點中方向?武器是什麼樣的?大概攻擊人數等;

後來演示部隊突然撤離,一營的官兵沒有接收到撤離命令,看戰士們和指揮官的決策,會如何操作?

一個失聯的營級指揮官,緊緊5秒的時間,命令所有人用集裝箱集合,組織防禦。

這個反應結果還是很另指揮中心滿意,沒有立即宣佈撤離,也沒有慌亂,先是組織防禦,部署武器銷燬,陸續撤離的命令,中間還有很多次間接配合演習。

次日再次演戲,指揮官系統完全損壞,看士兵們的反應。

這次更是讓楊遠明目瞪口呆,因為士兵完全沒有慌亂,透過通訊系統聯絡,用系統民族投票的方式,來做決策,向醫護團靠攏。

楊元朗感嘆道:“這樣的部隊才是祖國未來的希望,現在看這套系統還是很成功。”

劉東搖頭道:“還是看最後一個科目,多兵種的配合作戰,將班大散,一個連裡,每個班隨即抽選一人,不給任何命令,只有向一個目標攻擊的指令。”

這時作戰大廳裡,突然傳來遠方的聲音道:“這個辦法好,一旦沒有了指揮,他們是否有配合完成任務,是一次任務勝利的關鍵,抓緊時間執行,我們這幫老頭子看著呢。”

楊明遠隨即抽了48八個戰士,都沒有班長經歷,看看他們反應如何,誰也沒有想到,這48個人意見一致,都是問誰是炮兵。

找到炮兵48人,相互交叉安排潛入任務,用步炮協協同的方式,解決指揮中心。這個方法讓燕京的老傢伙們,也是極度無語的狀態。

48個人,用時15分,成功擊毀敵軍指揮中心,劉東哈哈大笑道:“這些士兵最少具備排級指揮戰鬥的能力。反應速度快、執行速度快、完成任務的方法直接。”

老首長站遠方的指揮中心,激動的大聲叫:“好,這個指揮系統好!抓緊普及!”

旁邊一個參謀不好意思的說道:“這個系統目前只有維和部隊有,咱們還沒有配備,也是為了他們去前線,總結一些經驗,裝置和系統,未來都需要更新的。”

老首長哈哈的笑道:“這個簡單,等小楊子那邊有了戰鬥,讓參加3次以上的戰鬥人員回國,到時一定通知我,我們這些老傢伙去給他們接風洗塵!”

楊明遠在指揮中心裡,一直皺著眉頭,嘆道:“東子,我覺得你闖禍了,這麼好的東西,部隊都需要。”

劉東拍拍楊明遠的肩膀,道:“放心吧,首先你們要保證零傷亡才可以,一定要加倍小心歐美,他們的壞心思太多,敵特潛伏,重金收買,美色誘惑,防不勝防!”

馮硝語氣堅定的說道:“東子,這些東西你可以放心,我們有相關預案,這些方面出問題,我這個政治主管付全面責任。”

劉東笑嘻嘻的道:“不是讓你負責人,是讓你安全的把沒戰士帶回來,身體安全,精神也要安全。糖衣炮彈比真槍真彈更可怕,這些事情你們比我更瞭解!”

“真正危害大,不是站在你面前的敵人,而是他背後的指揮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