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裡都一樣,你要是有能力,就會被人接受。

午飯時間很短暫,很快大家都投入了下午的工作中,由於辦公區域是開放隔間,老同事都豎著耳朵聽董天明這位新晉的經理是如何工作的。

聽到他竟然不輸於老客服人員的電話接聽話術,很多人都錯覺,是不是董天明原先就是搞這個行業的。

對此幾個年紀大的阿姨都竊竊私語的說道“可以的!這個新來的經理,蠻來噻的(上海方言:很有能力的!)”

“是額呀!馬相(上海方言:長相)一般性,但是人打理的老有腔調的,還說自己是家庭煮夫,妥妥的海派丈夫,嗲的!”一位三十來歲的組員附和的說道。

“好勒,好勒,喜歡哇?喜歡自己也去找一個!說實話,我也蠻喜歡的!哈哈!”另一位四十多歲和董天明同齡的女士一邊瞄著董天明,一邊嘻嘻笑著說。

一個下午很快就過去了,晚間,董天明主持了他的第一次例會,總體來說,大家還是給他這個新經理面子的。

董天明總結了一下今天的工作進度,雖然有些地方並沒有完成,但是董天明還是言語的鼓勵為主,至於未完成的量只是提了一嘴,沒有過多的去糾纏。

晚上等大家都走了,晚班的經理來了,做了交接,他才離開了公司。這個時候一看,時間晚上六點半了。

自己狀態還好,但是說了一天的話,那面口乾舌燥,坐在車裡一口氣把礦泉水喝了個底朝天,才發動汽車回家。

到了家裡,妻子還孩子已經到了家,妻子雖然準備了很簡單的晚飯,但是董天明卻吃的很開心,很滿足。

呂菁給他添飯的時候說“怎麼樣,第一天上班累嘛?”

“還好!就是動動嘴皮子的活,嘴巴累,身體到沒什麼問題!明天要準備一杯胖大海和枸杞,長期說話,嗓子有點幹!特別像我這樣嗓門大的人,輸出的能量太多!哈哈!”董天明扒著碗裡的番茄炒蛋伴著米飯,吃的很香。兩人隨後又聊了一些工作的事,倒是顯得很輕鬆。

董天明就這樣開始了他的新工作,一個月期間和同事相處的都很不錯。偶爾也會帶幾次菜,比如紅燒大排,糖醋排骨之類的,帶到公司,和全組的同事分享,給大家添個菜。

這讓同事們對他的好感大增,相互間聊的話題,也開始延展到各自的生活中。至此,董天明才發現,他們的同事很多人都很不容易。

徐大姐,五十四歲,國營單位退休下來,老伴身體不好,很早就病退了,兒子是聾啞人,那點退休金讓家裡過的很拮据。只能在這個時候還出來做客服,她很珍惜現在的工作,就是穩定收入,讓家裡的過的好點。

小玲,二十八歲,住在一間十平米的出租房,為了節省開銷,住在城鄉結合的地方,每天要坐一個半小時的地鐵加公交才能到公司。家裡是農村務農的,她排行老二,在這裡工作就是想多賺點,寄給鄉下的父母。

幾乎大部分人都有著這樣那樣的艱辛,只有少部分人,家庭生活狀態還可以,是想著找一份穩定,又不出外勤的工作而來的。

其實和他的情況類似,董天明在這個群體中,其實還算年輕,年紀排在中游,算起來,他算是這裡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