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當他們花了三天的時間將自己所需的礦石熔鍊完成後,錘鍊這一道程式倒是讓不少人感覺有明顯的進步。

在不斷的捶打原胚時,他們不自覺的想起江楠那捶打的身姿。

那一氣呵成永不停歇比‘天花亂墜’更讓人心悅誠服的萬鍛捶打,似乎要刻印在他們的腦海裡。

所有人都有一個想法,那就是:我無法超越,但我可以模仿。

哪怕無法學得最精髓的神韻,但也要將那股神韻牢牢的記在心裡,讓自己的煉器不自覺的向其靠攏。

當然,江楠在錘鍊的過程中如何發力,發多大力,落點如何控制,以及其中的技巧,和大道神韻如何融入,他們並不知道。

更不要說江楠如何將他的槍意融入到整杆槍當中。

雖然江楠完全公開他的煉器方法,但一切都是表面的東西。

所有人都一樣,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

包括長老、峰主也是一樣,根本無法看透。

除非江楠公開他的煉器心得,同時再煉製一次,一邊煉製一邊印證,這樣才能讓人理解。

否則完全是水中望月,看不透深淺。

但這並不妨礙所有弟子在模仿,在感悟,在印證自己的煉器方式。

日升月落。

日子一天天過去了。

江楠難得的花了十天的時間觀看了眾人煉器。

雖然看起來有些步驟太過冗長繁瑣,但對於他們這些元力儲存不足的肉身武者來說,也的確不失為一種更好的煉器方式。

其中的一些煉器手段也是可圈可點。

十天的時間到了,煉器比賽結束。

其中有二十三人完成了煉器,其餘人均未能完成。

但就這,卻已經打破了紀錄。

按照以往的煉器比賽,從未有人在十天煉器完成,最早的也是在十二天完成了煉器。

果然在極限的施壓下,總有人能夠打破原有的極限,創造出紀錄。

而餘下的人,大長老郭昌甲也未阻止,而是讓他們繼續,屆時將會根據他們煉製的品質和速度,綜合進行評價。

十五天後,煉器全部結束。

直到這個時候,郭昌甲才開始和一群大佬一起進行正式評選。

先從超過十天的那些煉器者開始評選。

對於這些已經無法參選前十名的煉器者,鑄天殿的人也沒有任何的歧視。

他們雖然慢了,但相對於鑄天殿中龐大的煉器者數量來說,其實他們已經是非常優秀的煉器師了。

只是因為前面的二十三人更加優秀而已。

當然,最優秀的煉器師早已經坐在了高臺上,成為了一群大佬的座上賓。

一件件兵器被評選。

最後評選到了二十三個在十天之內完成煉器的煉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