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架的星際飛船,一直到早上12:00才降落完畢。

鹽礦發射中心山頂的飛船降落架,沉入鹽礦深處,降落平臺上面的山頂緩緩合上。

一切恢復了平靜。

只有空中散不去的濃煙預示著剛才山崩地裂,如火如荼的太空行動。

下午2:45,海青頭盔上的顯示屏出現資訊,耳機裡傳來指揮中心機器人的聲音。

“各部門注意,下午3:00在鹽礦指揮中心開專案審查總結會議。請馬上集合。請馬上集合。”

大車拿起頭盔,和海青一起走出了吸菸室。他們坐上隧道傳送車向指揮中心駛去。

鹽礦指揮中心,座無虛席,坐在銀幕最前面的是國家宇航局《空間災難研究所》的專家。國家宇航局院士,還有就是大車和SK博士。

剛才飛回來的第一梯隊駕駛《銀川級》星際飛船的2名宇航員也坐到了旁邊。

SK博士站起來:“首先,向今天在太空捕捉實驗中,英勇犧牲的國家宇航局李新迪博士,宇航員,趙平少校,李真東少校、王志少校、童國慶少校致以最沉痛的哀悼,大家默哀。”

接下來請宇航局董均博士,設計中心,王德崗工程師,海青工程師,資料中心劉建國博士介紹今天整個捕捉過程。

大車站起來:“我來當今天的專案主持人,今天的情況,我最清楚。”

SK博士點了點頭。

大車拿起麥克風,走到大銀幕前面。

所有的空中影像,材料,飛船動力,反物質,都一項項的進行了介紹。崗子又重點介紹了《丁基40》量子纖維,海青介紹了藍印人《海琴達軒》和在月球背面座標點所發現的《阿迪里亞星艦MJ3》的所有情況。

一項項的排查後,所有專家的問題集中到了一起,就是《丁基40》還有就是它的所有人藍印人海琴達軒。

對於這種外星球的物質和智慧生物,所有專家都是一頭霧水。

以前所能拿到的外星球的物質,最多就是落在地球上的隕石。就是這種隕石,我們全球的頂級研究機構都還沒能研究透。

但現在,是面對一個活的生命體,從海青的敘述來看,這個來自哈維星系阿迪里亞星球的生命體,早已經超越了人類的智慧不知道多少倍。他們成為藍印人的雛形後也已經進化了5億年,擁有五級宇宙文明的智慧。這可不是我們奮發圖強能夠學習和理解的。

用他們給的《丁基40》作為捕捉的材料,我們怎麼能知道這裡面的奧秘呢?

再說,太空蟲洞的捕捉技術,我國已經在地球上擁有最前沿的技術了。沒有誰能夠在空間實驗上超過我們。但這次,藍印人是關鍵的一步。

到了回答問題時間,海青,大車,崗子,老謝,大維,上過《阿迪里亞星艦MJ3》的人都坐在銀幕的前排,接受專家提問。

“大車,在月球上,你們和藍印人交流的工具是什麼?”

大車:“面板,也就是說碰觸到藍印人的面板,他就能感知到我們的資訊。”

“包含你思想的資訊嗎?”

大車:“我不知道,也可能我們想什麼他也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