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第一個穿越蟲洞的英雄(第1/2頁)
章節報錯
延飛冒失的來了一句:“有什麼不方便的,你和大車一起來唄。”說著向大車擠了擠眼睛。
大車的臉當時就紅了。
李新迪博士大方的點了點頭:“延飛,你和海青,崗子在北京請我們,我和大車一定去,我要選個貴點的館子好好宰你們一頓。不過真是捨不得你們呀,這些天的相處,我發現,作為專業的工程師,你們的星際飛行技術也提高的很快,再學習學習,估計我們這幫正版的宇航員就要失業了。”
海青:“罵我們不是,你們可都是博士,不能欺負我們沒學問的。我們就是個畫圖匠,跟你們沒法比。不過真想像你們一樣在太空中翱翔。哎,回到北京這一切就成回憶了,還得老老實實的當工程師畫圖,不過老的時候可以和孩子們吹吹牛皮,爺爺年輕的時候,上過月球,還見過外星人。”
大車:“那我們一言為定。”
海青,大車、崗子、延飛李新迪的手緊緊的握在了一起。
“一言為定......”
順利的完成了在鹽礦的設計工作,他們準備回家了。海青,崗子,延飛在設計中心整理資料,開始和鹽礦技術部的資料員做交接。
鹽礦指揮中心《國家航天局XH663專案組》完成了第一階段的工作,找到了《丁基40》,透過了鹽礦《蛋糕6017》的實驗。
下一步就是在太空中實施蟲洞捕捉的工程。
工程編號為《雷鷹7號工程》。
由國家航天局李新迪博士帶領航天局宇航員團隊實施。基地自然還用銀川鹽礦發射中心。大車作為地面支援總指揮參與這次行動。
當然這一次,我國第一個女宇航員成為了太空中捕捉蟲洞的指令長。不論李新迪博士能否成功,她都將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穿越蟲洞的英雄。並因此載入全人類英雄的史冊。
作為《雷鷹7號工程》的總指揮,SK 博士的壓力更大了,他已經二天沒有閤眼了,在李新迪博士的帶領下,宇航員晝夜的在《蛋糕6017》的球體實驗室內一遍一遍的模擬飛行。
《丁基40》在空中編織的網子,在《6017》實驗室內織了一個又一個。但總是不盡人意。
指揮中心的大銀幕下,《雷鷹7號工程》總指揮SK博士和大車一道,帶領著國家航天工程院的院士,一遍遍的檢察著所有的演示資料。
太空中一切都是不可知的,不知道蟲洞什麼時候出現,也不知道它什麼時候閉合。更重要的是,反物質在什麼時間,什麼節點注入到蟲洞中才能徹底撐開蟲洞,讓飛船透過。這些都是未解之謎。即使有萬分之一的錯誤,就有可能全軍覆沒。
這一切必須要完成,為了國家的利益,祖國的榮譽,個人的一切都會放在腦後。
《雷鷹7號工程》動員大會上,每個即將上去的宇航員都簽署了一份灰色檔案,他們已經將生死置之腦後,因為這就是他們的責任,也是他們的榮譽。
已經過了二天了,四天以後,就是《雷鷹7號工程》實施的日子。
坐在指揮中心面對著100多人的技術支援,指揮人員、技術協調人員,雙眼緊緊盯著銀幕的SK博士已經在喝第12杯炭燒烏龍茶了。他拿起了杯子,習慣的倒入口中,奇怪,裡面沒有茶水,他放下杯子。嚥了口吐沫,好像一切都沒發生過。繼續看著銀幕。
大車倒了一杯溫開水放到SK博士的跟前。
大車的眼睛和臉色也是灰濛濛的,消瘦的臉頰凹下去了一大塊。
馬上就要上太空了,幾百艘星際飛船的性命可都掌控在這間指揮中心裡。雖然經過了幾十次的演習,但依舊心裡沒有底,焦慮浮現在每個專家的臉上。
大車:“SK博士,我和李新迪博士討論了很久,每個細節都過篩子,依然得不到一個準確的答案,新迪心裡也沒底,不能保證這次實驗的成功。”
SK博士:“大車,我心裡也是沒有底,你看,能不能讓設計中心的幾位工程師再留幾天,隱約的我感覺會遇到一些問題,他們回北京了,我們可能就叫不回來了。鹽礦的一出一進,光政審也要一個星期。”
大車:“我也覺得崗子,延飛,海青他們的技術,沒準能在太空中解決大問題。”
SK博士轉頭看著幾位航天局的院士:“各位專家,你們看呢?”
幾位專家不約而同的點了點頭。
大車:“立刻通知設計中心的工程師,延長6天時間,參與《雷鷹7號工程》”
......
這時候,海青,崗子,延飛,老謝,大維,正在餐廳開散夥會。幾口啤酒下肚,大家高興地手舞足蹈。
海青在餐廳中間給大家表演藍印人《海琴達軒》的動作,他學著海琴達軒的動作,一隻手抬起來,手掌指向延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