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飛一個箭步衝了上去,他伸手要拉大車作訓服上的肩帶。(宇航作訓服上,肩膀,胳膊,腿的部分有幾條救生時使用的彈力帶,方便救援人員用手抓握。)

海青:“別動,別動他,叫醫生過來。”

SK博士三步並作二步從觀眾席上跑了下來,他單腿跪在地上,輕輕的抱起了大車的頭。

跟過來的李欣迪博士抓起大車的胳膊,手搭著脈搏:“脈搏很虛弱,應該是太累了,叫醫生。”

SK博士:“呼叫指揮中心,全息影像車間有人昏倒,請救護車支援。”

三分鐘後,醫護人員來到現場,他們給大車打了一針鎮定劑,用擔架抬上了救護車。

望著救護車遠去的背影,大家愣在了原地。

SK 博士:“海青,《鹽礦七號實驗室》專案演示繼續。”

海青:“是。”

海青回到場地中央:“請全息影像控制室準備做球體剖面空中捕捉模擬實驗。”

“接下來,請化學纖維專業王德崗工程師,空氣動力學專家賈寶森和機械專家謝洪天,來介紹最關鍵的一個環節,空中捕捉。”

寶玉走到大銀幕前面,他按動手上開關,切換到空間模型上。

“首先,我給大家介紹我們捕捉的物體,它是看不見的,沒有邊際的。那它是什麼呢?就是愛因斯坦羅森橋, 通常我們叫它蟲洞。”

“蟲洞是1930年由愛因斯坦及納森·羅森在研究引力場方程時假設的,這個假設是說在宇宙中可能存在的連線兩個不同時空的狹窄隧道。”

“如果找到蟲洞,並穿過它,就可以做瞬時的空間轉移或者做時間旅行。也就是說可以從宇宙中的一個空間進入到另一個空間。”

“這有什麼用呢?”

寶玉:“大家都知道,光的速度是宇宙中最快的。但即使是這樣,我們在太空中旅行依舊是不可能的,因為距離太長了,我們人類的壽命是不可能完成這個設想的。那麼如果想要穿過整個空間,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找到二個空間中間的管道,穿過這個管道,我們就可以進入到另一個空間中,這個時間是我們可以承受的,那麼聯絡這二個空間的入口是什麼呢?”

“是的,數學家和天文學家都給了我們答案,他就是摺疊空間中的蟲洞,但是,至今沒有人在太空見過蟲洞,更沒有人穿過它。到現在為止它還只是個假設。”

“根據目前的研究成果,我們無法預測在太空中蟲洞的出現時間,也無法預測它的出現的地點。要找到蟲洞,就像在大海中找到一根針,其實比這個還要難上許多倍。因為蟲洞的出現沒有規律,它可能出現幾年,或者幾天,幾秒鐘。”

“《鹽礦七號實驗室》最終的目的,就是要在空中發現蟲洞,捕捉到蟲洞。那麼大家要問了,用什麼捕捉。”

“當然,是用網,什麼網呢?”

“這就是我們今天為大家演示的,用宇宙射線,也就是用電磁波編織的網,我們成垂直方向,向空中發射電磁波,用它來感知物體碰撞的形變,根據這個形變,找到蟲洞的位置。但怎樣穿過它,又成了一個難題。

“或者是用一個最笨的辦法,用一根根在太空中漂浮的線結成網,用這個網來攔截蟲洞,如果太空中的網足夠大,我們就可以根據網的變形來找到蟲洞的入口。”

謝洪天:“當我們找到這個蟲洞,就可以用負能量加固它。根據愛因斯坦的研究,如果把“負質量”傳送到《蟲洞》中,就可以把《蟲洞》開啟,如果強化了它的結構,使其穩定。就可以使星際飛船透過。”

“這個蟲洞的直徑如果能夠到10萬公里,那我們的星際飛船就能夠穿過它。”寶玉接著說。

海青:“這是一個大膽的想法,同時也是一個瘋狂的想法,我們在鹽礦中心聚集了全國最優秀的科學家,工程師,就是要使這個設想變為現實。”

全息影像工程師老秦下達命令。“關燈,模擬太空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