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青:“做個最笨的捕捉方案,用細旦絲,再做一個脈衝波的。崗子,重要的任務可在你那裡。要是捕捉不到,我們的心血就白費了。”

設計中心裡又變得生機盎然,燈火通明的辦公室裡每個工程設計人員都在全力以赴的工作。

牆面上“星象屏”上的時間數字飛快的跳動。

不時的有工程師利用計算機出圖的時間,趴在桌子上小憩幾分鐘。

咖啡機旁邊,經常有人過去打滿咖啡端回到自己的辦公桌前。

下午5:00國家宇航局的星際飛船數字模型傳輸到設計中心的資料庫中。

崗子,老謝,大維,開始計算飛船的速度,方向,還有光波遇到物體的變形。

全息影像工程師,配合著漸漸完善的初步設計圖紙,把一塊塊區域性的工程模型變成視覺化的三維影象。影像用投影打在會議室牆上的大銀幕上。

工程師們,對照圖紙和三維影象,進行修改,校對......

二天以後的下午9:00,設計中心的工程師們終於完成了這個球形《蛋糕》的全息模擬數字模型。

9:30 ,大車帶領海青,崗子,延飛,老謝,寶玉等專業的工程師,胸有成竹的走進了《全息影像車間》。

依舊是專家組的五個面無表情工程院院士坐在第一排的觀眾席上。

依舊是SK博士鐵青著臉,站在《全息影像車間》的門口等著重要人物光臨。

9:55,那輛紅色的數字隧道傳送車穩穩的停在了《全息影像車間》的門口。

六名國家宇航局專家組的航天工程院院士出現在大門口,他們穿著深藍色的連體服裝,胸前貼標上《國家航天局宇航中心》,手臂上貼著紅色的國徽。他們戴著深藍色的頭盔。上面有白色的號碼和隆起的鯊魚鰭天線。

這六名國家宇航局工程院院士走進了觀眾席。

作為《國家航天局XH663專案組》副總指揮的車世光,站在門口,等候著後面《國家航天局宇航中心》的宇航員們的到來。

還是上次的五名宇航員,穿著深藍色的連體服裝,胸前貼標上《國家航天局宇航中心》,手臂上貼著紅色的國旗。他們列隊走進《全息影像車間》。

最後一位是星際飛船太空捕捉的操作者李新迪博士。

SK博士介紹到:“這位是《國家航天局宇航中心》太空捕捉的操作者李新迪博士。”

“這位是《XH663專案組》副總指揮車世光。”

李新迪伸出手來。

大車猶豫了一下,握住了李新迪博士的手。

大車感覺到李新迪博士的握手力道,她一定是個能擔當的人。